将军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369
颗粒名称: 将军第
分类号: K928.725.7
页数: 2
页码: 391-392
摘要: 将军第是著名华侨汤河清将军的府宅,位于长泰县坂里乡新春村。其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系“同”字形造型平房。汤河清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列强入侵,国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之际。后来汤河清的儿子汤龙飞继承父业及官爵,发扬光大爱国爱乡的美德。他曾从海外汇寄五百万盾荷币,给国内的“赈务委员会”以救助难民,因此,得到赈务委员会赠送“仁德可风”匾额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侵占望加锡,汤龙飞率人抵抗,因寡不敌众,被日寇所俘。而后,汤龙飞父子及家属共六人被日军杀害。汤河清、汤龙飞的事迹,世代在华侨和乡亲中广为流传。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将军第

内容

将军第是著名华侨汤河清将军的府宅,位于长泰县坂里乡新春村(旧称春芳社)。
  清末民初,长泰县曾流传“春芳一碗汤,江都一尾鲢(连)”这句话。“春芳一碗汤”指的就是春芳社为汤氏宗族的聚居地,族大业盛,尤其是这里出了个将军汤河清,并建了一所颇具规模的将军第。
  将军第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据说花了十多万元大洋才建造起来的。其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系“同”字形造型平房。整座建筑共有32个房间,9个厅,10个天井,大门前分设内、外两个砖埕。内埕有一口水井,埕前建有2米高的围墙,围墙的正中处建有一座八仙亭。走过八仙亭这座门亭,就是外埕,外埕前种了一片龙眼树,又开凿了一个半圆形的池塘培植莲花。府宅的左边有花圃,四季花香;右边有天然涌泉池,泉水清澈。
  将军第中厅屋脊,属宫殿式飞檐造型,龙蟠凤翔,实为壮观。正中大门的门楣上嵌有“将军第”石匾(据说“将军第”这三个字,是以晚清重臣李鸿章原笔迹雕刻的)。府宅的大厅是个典雅庄重的地方,厅中摆着圆桌、靠背椅,两旁摆着茶几个卧床(椅),这些家具都是用大理石套檀香木花雕做成的,古香古色,精致珍贵。后侧的屏凤,悬挂着主人汤河清及其儿子汤龙飞的遗照各一帧,两人各着官服、戴官帽,气宇轩昂。屏风上方高悬着一个长2米、宽75厘米的木匾,上书“仁德可风”四个红色大字;木匾左右各有一行小字,分别写着“汤龙飞先生”和“赈务委员会赠”;木匾中上方还有个“赈务委员会关防”的长方形钤记。这个厅堂,是祭典或接待贵宾的地方,平常关闭,不得擅自进入。故入厅时,便使人感到有着静谧与庄重的气氛。
  将军第的主人汤河清,乳名渗,为坂里春芳村汤氏十六世裔孙,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汤河清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列强入侵,国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之际。他在成人后,迫于生计,遂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到印度尼西亚望加锡埠(现乌戎班塘)谋生。而后,汤河清以勤俭、诚实和拼搏精神,逐渐建立了家业,并成为当地的名人。
  汤河清在印尼创办了规模庞大的商行——顺源公司,在印尼泗水、新加坡等地设顺源分公司,开展商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顺源公司还购置了“顺风号”商轮运货,往返于厦门——印尼。其时,凡有汤姓族人出洋都可免费乘坐“顺风号”,凡是坂里的异姓同乡出洋,乘“顺风号”也可得到优惠。同时,汤河清又在望加锡创建了“崇本堂”,作为纪念宗祖的活动场所,又作为接待故里乡亲的地方。凡到望加锡谋生的族亲或同乡,可在“崇本堂”免费住宿,直至找到工作。由于汤河清热情为远离故里的乡亲提供了种种方便,因此当时坂里出洋谋生的人尤其多。
  汤河清成为望加锡的殷商巨富后被推为当地的华侨领袖,同时受任荷属望加锡华人长官——甲必丹。功成名就的汤河清,始终铭记故土乡情。清光绪年间,他得知山西省遇到灾荒,便慨然赈济粮食一万石,银元十三万元,以救助灾民。汤河清的义举受到清廷的嘉奖褒扬,光绪六年,他被朝廷赏封“赏赐花翎副将”头衔,并敕建“将军第”。据说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还亲自接见汤河清,亲书“将军第”三字相赠。
  后来汤河清的儿子汤龙飞继承父业及官爵,发扬光大爱国爱乡的美德。他曾从海外汇寄五百万盾荷币,给国内的“赈务委员会”以救助难民,因此,得到赈务委员会赠送“仁德可风”匾额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侵占望加锡,汤龙飞率人抵抗,因寡不敌众,被日寇所俘。而后,汤龙飞父子及家属共六人被日军杀害。汤河清、汤龙飞的事迹,世代在华侨和乡亲中广为流传。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史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汤河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