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忠勇墓、忠勇祠及戚继光剿倭功德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92
颗粒名称:
忠勇墓、忠勇祠及戚继光剿倭功德碑
分类号:
K928.76;K928.75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俞大猷负责追击取道平和的倭寇,戚继光负责追击取道漳浦的倭寇。二月十六日,戚家军前阵在蔡陂岭受到狙击,稍有退却,戚继光即斩杀几名临阵退却的士兵,命令全体将士将蔡陂岭团团围住,然后放火烧蔗林,对倭寇进行围攻,斩获首级数百级。一部分倭寇被烧死,一部分残寇向潮州逃窜。后来,两路倭寇逃到广东海丰,被戚继光和俞大猷合力歼灭。
关键词:
漳浦县
名胜古迹
忠勇墓
内容
明嘉靖四十三(1564年)二月,剿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合力剿平侵占莆田兴化府城的一万多名倭寇,又打败围困仙游县城的倭寇,追击倭寇南下。至漳州,倭寇分两路继续南窜,一路从平和,一路从漳浦。俞大猷负责追击取道平和的倭寇,戚继光负责追击取道漳浦的倭寇。倭寇不敢侵入漳浦县城,逃窜至盘陀蔡陂岭(今官陂山),见地势利于盘据,便埋伏于蔗林中,企图负隅顽抗。二月十六日,戚家军前阵在蔡陂岭受到狙击,稍有退却,戚继光即斩杀几名临阵退却的士兵,命令全体将士将蔡陂岭团团围住,然后放火烧蔗林,对倭寇进行围攻,斩获首级数百级。一部分倭寇被烧死,一部分残寇向潮州逃窜。后来,两路倭寇逃到广东海丰,被戚继光和俞大猷合力歼灭。蔡陂岭之役,戚家军阵亡八十多人,收埋于盘陀,建立集体坟墓,坟堆高2米,直径8米,光圆如和尚头,俗称和尚墓,正式名称忠勇墓。戚继光和巡海道周贤宣在盘陀墟口建立忠勇祠,祀剿倭阵亡的八十多位将士(称忠勇公)。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立“大都督南塘戚公功德碑”于祠内。漳浦县地方官每年春秋两次备宰猪、羊各一只致祭忠勇公。祭文曰:“维神捐躯报国,血战疆场,鱼门落胃,马革名扬。丹心贯日,浩气凌霜。雄垂奕代,卫此一方。惟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香楮,用申奠献。尚飨。”清代两次修建祠宇。后祠坍废,原来安置在忠勇祠正殿上的“忠勇公之神位”灵牌被当地人移到关帝庙中继续奉祀,特制一个神龛放置。“大都督南塘戚公功德碑”仍留原址,被当作戚继光神灵崇拜。碑文上部还清楚,但下部漫漶,不能卒读。
现天福博物院内,忠勇墓重新修建得很严整,墓堆上遍植地毯草,前面建墓埕,上面加建有顶盖的“忠勇碑”,三面围洁白的阑干,门前建五级台阶。前有湖,后衬绿树,可称得上是一座陵园。对面建一座“武人茶馆”,临湖建一座供游客品茗谈心的凉亭。在武人茶馆与忠勇墓之间内侧,立一尊戚继光石雕像。这三项构成一个小区,大门边立一尊明代武士石雕像,一手执盾,一手持大刀。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