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855 |
颗粒名称: |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
分类号: | R184.6 |
页数: | 2 |
页码: | 306-307 |
摘要: | 流脑是芗城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儿童,但青壮年也可发病。1960年在芗城出现第一次流行小高峰,发病率34.6/10万。自1953年芗城卫生防疫站建站后的疫情报告中,除1953年、1957年及1958年三年没有病例报告外,每年均有病人发生,流行暴发点多和代发病率高是芗城的流行特点。从历年统计发现,芗城“流脑”发病年龄最大74岁,最小为50天的婴儿。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产生疫情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开展群众性预防服药,药物主要服SD、大青叶、板兰根等。学校、车站及乡村路口设立喷喉站,用新洁尔灭杜米芬溶液喷喉、滴鼻、漱口等,呋喃西林糖果、杜米芬糖片口含,注射“流脑”多糖体菌苗。 |
关键词: | 芗城区 计划免疫 流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