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3850 |
颗粒名称: | 一、天花 |
分类号: | R184.6 |
页数: | 2 |
页码: | 302-303 |
摘要: | 建国前天花在芗城流行有很长的历史,历代蔓延,终年不断,发病普遍,死亡率极高。首例天花病人发生于1904年,嗣后,年年流行,每间隔1年较大流行一次,每次流行与战争、人口大量流动有密切关系。患者女略多于男,以5岁以下幼小儿童发病率较高,最大发病年龄34岁,最小年龄2周月,3岁以内占59.32%、5岁以内占67.54%。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病例从11月开始增多,到次年1~2月份为发病高峰。1952年12月17日在瑞京街发现的天花患者是芗城的最后一例病人。普种牛痘是消灭天花的主导措施,但一次种痘成功不能终身免疫,必须每间隔10年普种1次;芗城通过普种牛痘,严格管理传染源和交通检疫,于1953年消灭了天花。 |
关键词: | 芗城区 计划免疫 天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