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衙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295
颗粒名称: 何衙内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
页码: 155
摘要: 何衙内在现漳州市青年路的一条横巷内。本为明朝末年尚书何凯的故居,因此得名。何凯,漳州人,与黄道周同时辅弼南迁的明末皇朝。当南明建都福建时,黄道周位列文官首席,而郑芝龙则为武官首席。按照惯例,文武官员上朝觐见时,都是文官站列左边,武官站列右边。可是郑芝龙自以为兵权在手,他决定着明室存亡的命运,十分骄横。一天早朝时,郑故意站立左列的首席,黄道周便跟他争论,郑仍不让步;尚书何凯同属文官,出于义愤,也上前与郑辩论。郑芝龙有恃无恐,竟用牙笏打何凯,将何的门牙击落了两个。何凯见此情况,认为大势已去,便告老回乡,定居漳州何衙内。现何衙内群众聚居自成一巷,与柯衙内同为漳州二处以“衙”命名的地名,群众都很熟悉。
关键词: 漳州 何衙 地名

内容

何衙内在现漳州市青年路(即东坂后)的一条横巷内。本为明朝末年尚书何凯的故居,因此得名。何凯,漳州人,与黄道周同时辅弼南迁的明末皇朝。当南明建都福建时,黄道周位列文官首席,而郑芝龙则为武官首席。按照惯例,文武官员上朝觐见时,都是文官站列左边,武官站列右边。可是郑芝龙自以为兵权在手,他决定着明室存亡的命运,十分骄横。一天早朝时,郑故意站立左列的首席,黄道周便跟他争论,郑仍不让步;尚书何凯同属文官,出于义愤,也上前与郑辩论。郑芝龙有恃无恐,竟用牙笏打何凯,将何的门牙击落了两个。何凯见此情况,认为大势已去,便告老回乡,定居漳州何衙内。
  现何衙内群众聚居自成一巷,与柯衙内同为漳州二处以“衙”命名的地名,群众都很熟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漳州、辛亥革命龙溪光复散记、忆辛亥革命漳州概况、闽南护法区的漳州片断、漳州学生爱国运动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传略、“五四”运动在漳州、“芗潮”抗日宣传活动片断、漳州芗潮剧社大事纪要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