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释疑搭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728
颗粒名称: 解放初期释疑搭船
分类号: F121.23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石码投机商人把粮食收购延伸到南靖、长泰、华安诸县。仅一个不法商人收买银元到汕头出售达5万多枚,全地区市场出现三次物价大波动。我区面临这样紊乱的经济局面“先后颁发有关金融、税收、工商管理布告,抓私营交通运输和电厂、电话企业的管理与改造。并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而对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采取保护、扶持政策。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私营工商业者参加华东、中南、本省以及本地区举办的各种物资交流会等,以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向国营经济猖狂进攻“
关键词: 漳州市 解放初期 经济发展

内容

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尚未稳固,国家经济实力未强,大部分工商业者还是拥护共产党的。而一些不法投机商却乘机大搞囤积居奇,大肆抢购粮食。石码投机商人把粮食收购延伸到南靖、长泰、华安诸县,抢购量占上市量的60%。据统计:从1950年至1952年共购进谷子加工大米达71465吨,等于当时国家在石码镇170年的销售量;买卖金银、外币的黑市投机十分猖狂。仅一个不法商人收买银元到汕头出售达5万多枚。由于不法商人投机捣乱,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全地区市场出现三次物价大波动,物价上涨率高达168%。
  在解放初期,我区面临这样紊乱的经济局面,中共龙溪地委、专署坚决贯彻党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先后颁发有关金融、税收、工商管理布告,广泛宣传使用人民币,成立国营贸易分公司,组织消费合作社,打击奸商,稳定市场物价;抓私营交通运输和电厂、电话企业的管理与改造;并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而对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采取保护、扶持政策,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私营工商业者参加华东、中南、本省以及本地区举办的各种物资交流会等。经过三年的恢复,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同时,绝大部分私营企业获得新的生机。
  可是,有些资本家也采取不法的手段,以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行为,向国营经济猖狂进攻。地委、专署于1952年在工商界中开展“五反”运动,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的政策。对犯有严重“五毒”罪的不法资本家给予惩处,教育和改造一般工商业者。
  “五反”运动结束后,有相当部分工商业者产生疑虑而坐等观望,消极生产经营,市场一度出现不景气的现象。地方政府及时召开劳资见面会、协商会,订立劳动合同与生产计划,制定“爱国生产两保证”公约。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给予委托加工定货,银行发放贷款,有关部门组织各种物资交流,使私营工商业者释疑解虑而转向积极经营,进步的资本家还带头增资经营,商铺开业户在1951年上半年有911户,到1952年上半年增至1355户,增加444户,市场再趋繁荣。至此,我区与全国一样,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任务。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全区工商界思想震动,许多资本家存在疑虑和抵触,有些人消极经营,企图把企业资金“吃光” 有些人大量抽逃资金。漳州市区、石码镇糖业、碾米、木材、医药4个,行业38户逃资竟达11.29万元。少数人采取“三停”手法(停工、停伙、停薪),不报自歇或准备擅自停业、解雇工人。针对上述情况,由省、地委统战部长和地委书记分别向漳州工商界人士作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报告,组织学习,受教育面85%以上;省工商联也分赴各县传达全国工商联代表会精神,参加听传达的有3483人。参加学习的私营工商业者共有10073人,大多数人提高思想认识,消除了“紧张、抵触、消极”情绪,感到“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周恩来与首届人民政协”、“最难忘的幸福时刻”、“计生工作三十年”、“新中国体坛的漳州骁将”、“剪纸艺术家陈秋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詹仕添
责任者
熊展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