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磨炼见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689
颗粒名称: 风雪磨炼见精神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208-209
摘要: 1938年3月1日,沈柔坚等从长汀出发,跋涉仙霞岭,辗转皖南,到达歙县岩寺新四军驻地时,已是4月中旬了。行军途中,他们用墨汁、红土、石灰等颜料写标语、画壁画,宣传抗日救国。在新四军,沈柔坚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团绘画组,1939年任组长。此时,他要求把原名沈耀琨改为“沈柔坚”,取其刚柔相济,作为处世和从艺的座右铭。副队长彭冲帮他报请上级批准。从此,他便以柔坚之名步入画坛。沈柔坚创作的《为了正义》大幅宣传画,也由史沫特莱带赠给国际红十字会。战争期间,沈柔坚多次遇到生命危险。
关键词: 漳州 沈柔坚 风雪磨炼

内容

1938年3月1日,沈柔坚等从长汀出发,跋涉仙霞岭,辗转皖南,到达歙县岩寺新四军驻地时,已是4月中旬了。行军途中,他们用墨汁、红土、石灰等颜料写标语、画壁画,宣传抗日救国。在新四军,沈柔坚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团绘画组,1939年任组长。此时,他要求把原名沈耀琨改为“沈柔坚”,取其刚柔相济,作为处世和从艺的座右铭。副队长彭冲帮他报请上级批准。从此,他便以柔坚之名步入画坛。
  皖南事变后,他被调到盐城抗大五分校工作。他和战友们刻木版画,制作石版年画,出版《老百姓》画报,绘制大幅布画,举行流动画展。军部建立印刷厂之后,他们又为军政治部编印的《抗战报》和《抗战画报》提供画稿。沈柔坚还为盐阜银行设计並用黄杨木刻制了两种钞票图版,印刷发行,又刀刻题为《野间》的木版画,作为盐阜银行本票的底版。陈毅军长亲自为该画改名为《田野》。这些作品,解放后的报刊曾多次转载,选送展览,有些还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田野》、《拾草》和《盘查哨》被法国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征用。他和卢芒、孙从耳三人合作的35幅《新四军军歌木刻组画》,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带往国外。沈柔坚创作的《为了正义》大幅宣传画,也由史沫特莱带赠给国际红十字会。
  战争期间,沈柔坚多次遇到生命危险。1938年,他在皖南患严重的贫血症,医生估计他只能维持二年,劝其回家,但后来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健康;1939年,在苏北染上霍乱,昏迷不醒,经医生抢救也闯过鬼门关;1940年,部队穿越津浦铁路敌军封锁线,遇到日军伏击,走在前面的两个女同志一死一伤,而他在千钧一发之际爬过封锁线。在那个充满艰险的年代,沈柔坚以他的画笔为武器,为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正如刘海粟所言:“戎马背上,举木刻以为梭枪;军旅之中,调红土而作壁画。江山舒其眼界,风雪炼其精神”。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漳州市统一战线工作20年”、“忆省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会”、“龙溪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点滴”、“龙海境内首建高速公路”、“东山港与东山海关”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