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 英名永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67
颗粒名称: 为国捐躯 英名永垂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雁北抗日根据地属敌占区的心腹地带,是插进敌人腹中的一把尖刀。由于李林同志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此地活动,使敌人受制受胁,动弹不得。因而,日敌视李林的队伍为眼中钉,狠下心要拔掉,多次对雁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1940年4月26日,日敌从同蒲、平绥两线调集八千兵力,突然发动了第九次大扫荡,兵分三路扑进洪涛山区,来势凶猛,规模空前。早在4月25日晚,我方已获得情报,迅速做了反扫荡的作战部署。26日凌晨,我晋绥边区特委、第十一专暑机关人员和群众团体1000余人,在部队的掩护下,转移平鲁县,刚刚达到太平村时,与敌相遇而受包围,情况万分紧急。李林为了掩护领导机关人员突围而挺身出阵,率领骑兵警卫连的两个排兵力冲出。
关键词: 抗日 李林 龙溪县

内容

雁北抗日根据地属敌占区的心腹地带,是插进敌人腹中的一把尖刀。由于李林同志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此地活动,使敌人受制受胁,动弹不得。因而,日敌视李林的队伍为眼中钉,狠下心要拔掉,多次对雁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1940年4月26日,日敌从同蒲、平绥两线调集八千兵力,突然发动了第九次大扫荡,兵分三路扑进洪涛山区,来势凶猛,规模空前。早在4月25日晚,我方已获得情报,迅速做了反扫荡的作战部署。26日凌晨,我晋绥边区特委、第十一专暑机关人员和群众团体1000余人,在部队的掩护下,转移平鲁县,刚刚达到太平村时,与敌相遇而受包围,情况万分紧急。李林为了掩护领导机关人员突围而挺身出阵,率领骑兵警卫连的两个排兵力冲出。她骑上烈马,脚踏马蹬,身伏马背,一手提着驳壳枪,一手拿步抢,双枪齐发,冲锋在前,英勇机智地与敌周旋,吸引住十倍于我的敌人兵力,使边区特委机关同志得到安全转移。
  当敌人发现上当时,调集了大批兵力猛向李林扑来。李林率领战士顽强应战,鼓励大家:“我们宁死不屈!决不玷污抗日战士这个称号!”在这场浴血的搏斗中,20多位战士牺牲,只剩下她一人坚持战斗,而她的右腿、胸部几处中弹,身负重伤,血流如注;她的坐骑也中弹倒地。在这种危急时刻,她为了不受敌所掳,立即倚偎一座小庙继续战斗,连续击毙6名敌人,吓得敌人不敢近前,只能对她远射。当李林同志打到仅存一颗子弹时,她从容地举起自己的手枪,蔑视着张牙舞爪的敌人,对着自己的头部..4月26日上午8点左右,她壮烈地为拯救祖国、民族而浴血疆场,在抗日的斗争中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李林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噩耗传出,雁北人民无不悲痛,附近的乡亲都赶来吊唁。有的乡亲从五里外挑来清水,让几位老大娘擦洗李林身上的血迹,又从家中拿出白布包裹好烈士的尸体,连夜转移埋葬在洪涛山边西石湖村外的高山脚下。李林同志的血衣,山屈健同志保存,几经辗转,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当时晋绥边区党、政、军二民数百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妇委会特致悼电:“二十余岁之青年李林同志,自一九三七年夏起即在前方英勇杀敌,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今竟英年战死,实我中华民族——特别我妇女界严重损失”(见中共中央妇委1940年5月26日《悼民族女英雄》一文);延安的《新中华报》、重庆的《新华日报》、晋西北的《新西北报》等都在头版刊载了李林英勇牺牲的消息、通讯、社论和纪念文章。1964年12月1日,山西平鲁县委和政府修整李林烈士陵墓,竖立了一块大理石的英雄纪念碑,上面雕刻20个大字:“浩气贯洪涛,碧血染桑乾,忠勇报国志,永远在人间。”表达了老根据地人民对李林烈士的崇高敬意。
  1986年全国在山西省平鲁县隆重举行李林烈士牺牲四士六周年纪念大会,全国侨联、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上海、北京、广东、福建省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漳州、龙海侨务部门代表出席大会,同时,还举行李林烈士塑像落成典礼和李林中学命名仪式。中央和广东、福建有关报刊发表纪念李林烈士的文章,出版了专集书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同志为纪念活动题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巾帼英雄——李林》一书题词:“中国人民的好女儿李林同志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题词:“女中英杰,侨界典型。海外归来,卫国保民。奋勇抗战,献身成仁。功标史册,万古长存。”
  周思来总理在生前曾多次叮嘱:要写出《李林传》,以志英雄伟绩。李林同志的爱人、亲密战友(原中央水电部副部长)屈健同志(当时任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署专员),主持编写一部介绍李林同志光辉一生的电视片《烽火侨女》(亦名《李林》),配合纪念李林烈士牺牲四十六周年,已在中央电视台上映,与全国观众见面。李林同志的光辉事绩传颂千秋,她的捍卫祖国、拯救民族、英勇献身精神永垂不朽!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本书是福建省漳州市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等“腾云”特训班始末、云霄抗日民谣、台湾抗日义勇队和队长李友邦、漳浦抗敌宣工团与《漳报》、一枚盟军奖章的由来、战时的龙中生活、在诏安脱离伪军的经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日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林
相关人物
龙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