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县紫菜育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498
专题名称: 莆田县紫菜育苗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287.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紫菜育苗1965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派戴成祖参加中央紫菜养殖歼灭战小组,用文蛤壳培育紫菜丝状体成功,为紫菜人工养殖提供种苗。选择孢子成熟度较高的石磹紫菜,进行阴干刺激,促使孢子大量分散,在育苗池底平面排好经清洗消毒过的文蛤壳,然后把含有孢子的水放进育苗池,孢子钻入文蛤壳内,经夏季人工培育,孢子发育,至“白露”前后,即可进行采苗。70年代,南日、埭头、平海、忠门、湄洲等地先后建成紫菜育苗室36座,育苗面积6500平方米,可供养殖紫菜2万亩。1977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丘虎三、吴文烟、黄春恺培养紫菜丝状体获得成功,提高育苗能力3~5倍,降低成本50%以上。1990年紫菜育苗1800万多壳苗。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