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惠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唯一号: 130634020220000075
专题名称: 忠惠巷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24/002
起始页: 011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俗称“忠巷”,位于后埭街北侧,御史巷西。巷南斜对上林里,北与下萧巷相接壤。其巷名初以“陈巷”入弘治志《里图考》,隶属东厢后埭街。清朝沿旧名;而因宋宝谟阁学士谥忠惠方大琮一族居此,并在该巷建有忠祠,以故,又以“忠惠巷”呼之。民国时期,其巷直称“忠巷”,隶属城北乡一经铺。 忠惠巷初称“陈巷”,当以陈氏居住这里而命其巷名,陈氏所出以及后裔传衍,志谱缺失,难溯其源。南宋初,绍兴进士方大琮由一经堂析居于此,方氏遂蔚为这里的大户人家,而后其巷名渐由“忠惠”取代,至今仍呼。而陈巷被替代缘故,今无法查考。 大琮字德润,开禧元年(1205)省试第三,授南剑州教授,累迁集英殿修撰、知广州,加宝章阁待制、广东经略,进直学士,改知隆兴府。(见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云:“淳祐六年,进宝章阁直学士,卒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任。”赠宝谟阁学士,谥忠惠。著有《铁庵集》。大琮兄大与,字德源,以恩授迪功郎,历知香山、增城、揭阳县。大琮子司农卿演孙始徙居新观前。 后埭街自东之法海巷、双池里,直至西之陈巷里,陈氏是这一带的老主人,唐宋时即蔚为乌石山前九大姓之一。而居此之陈氏究竟何出?乾隆志《里图》之拱辰街“义门”条载称:义门以里社为界,“南属东厢,唐大理丞陈嶰产此”;陈嶰之墓即葬“在乌石山之阴”。陈嶰,陈迈十世孙。据此,或推唐时“刺桐陈”族众徙居东厢后埭这一带。然至明中叶以后,或因陈氏后裔仕宦而外徙就职地,而致居此陈姓甚少。据传双池里宋氏不少房业是尚书陈俊后代变卖所购;忠惠巷旧居陈氏亦渐入新姓方氏,“陈巷”之巷名也被“忠巷”所取代。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