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宝市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唯一号: 130631020210000039
机构名称: 广东珠宝市场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410.pdf

机构描述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珠宝首饰市场,形成了广州、深圳、四会、南海平洲、海丰可塘、揭阳阳美等八大珠宝玉石集散地。其中深圳、四会、番禺、花都四大珠宝市场被国土资源部等3部委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广东各个珠宝市场有大量莆商企业,据深圳市“莆田市珠宝玉石首饰同业商会”统计,已有500多家莆田籍会员企业,大多数是在广东四大珠宝市场经营珠宝生意的珠宝商,并出现了一批上规模的珠宝企业,如深圳七度银匠世家实业公司,在广东四大珠宝市场都有批发销售中心;金威首饰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罗湖区和广州市荔湾区等地都创办有“恒星珠宝行”,年销售金额达6000多万元。据莆田市珠宝同业商会会长翁德新介绍,在广东经营珠宝首饰玉器的莆田老乡很多,保守估计莆田珠宝产值约占广东珠宝首饰玉器总产值的30%以上。广东四家大型玉器基地其中有三家由莆田人主导市场。特别是在广州四会玉石市场,莆商经营的珠宝约占市场份额的一半。据广东四会市政府玉器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汉洲介绍:在四会地区15万从业大军中,土生土长的四会本地人只有1/3。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外来雕刻技师开始大量涌入四会,四会的玉器行业逐渐形成了本地人、福建莆田人、河南南阳人“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莆田人居多。如莆田珠宝商吴庆生、郑文水、黄建波等人,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赴广东创业,现已成为在全国珠宝界有影响力的商人。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在广东四会从事玉器加工产业的莆商已逾5万人,拥有大小摆件厂20多家,挂件厂2000多家,年产值达6亿多元,约占四会珠宝市场份额的50%,形成了四会玉器莆田一条街。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