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4217
人物姓名: 林兆麟
人物异名: 字:圣非;迅飞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741.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0
卒年: 1993
籍贯: 莆城内后街(今城厢区长寿街)

传略

林兆麟,字圣非(迅飞),莆城内后街(今城厢区长寿街)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 民国18年7月,兆麟高中毕业后考进上海劳动大学深造。民国22年,转入北平大学,次年夏毕业于该校机械工程系。 民国23年8月,兆麟受聘担任莆田私立东山职业中学教务主任。次年8月,任该校校长。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募集学校基金,他于民国26年7月,南渡马来亚。先在吉隆坡尊孔中学执教,接着,分别在中华中学、南华中学担任数理教员兼教务主任。 民国31年1月,日军南侵,马来亚沦陷,学校关门,兆麟因参加反日活动,被日寇通缉,有国归不得,乃在怡保开设自行车修理店,在实兆远埠制皂厂当工人,饱尝游子的辛酸。 民国35年1月,日本投降后,兆麟重返教坛,在吉隆坡中华中学当校长。次年4月,他回到莆田。这时,莆田私立职中早已更名莆田私立东山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8月,他复任该校校长。 民国38年8月,莆田解放前夕,兆麟向闽中党组织提供莆田县城地图,为维护社会治安,兆麟又参加莆田各界在鼓谯楼成立的防护委员会。 1952年10月,原校名改为莆田私立东山土木工程学校,兆麟的职务不变。 1956年4月,兆麟遵照省政府指示,改校名为省立水利电力学校,仍任校长,率领师生员工,于同年7月,迁址永安。 1958年8月,学校升格为福建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兆麟受命副校长。他依靠师生员工,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1964年9月,该校恢复为中专,校名改为省水利电力学校,兆麟仍任副校长。 兆麟从事学校工作共40年,深得社会信赖。他是人民政协莆田县第一届委员会和莆田县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副主席,是莆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任,第四、五届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常委。他为莆田县侨联创办的《莆田乡讯》,发行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先后被选为全国侨联代表,被评为全国先进侨务工作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兆麟擅长象棋技艺,他的棋艺著述有《莆田象棋史话》以及象棋《开局》、《中局》和实用《残局》等书。 1993年8月,兆麟病逝,享年83岁。省水利电力学校师生在校园里建起“圣非亭”纪念他。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务主任
职位
校长
职位
数理教员
职位
教务主任
职位
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副校长
职位
副校长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常委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