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妙应禅师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2639
人物姓名:
妙应禅师
人物异名:
字:崇法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861.pdf
性别:
男
时代:
唐朝
出生年:
820
卒年:
898
籍贯:
莆田市
传略
妙应禅师(820~898年) 妙应禅师,俗姓黄,名文矩,字崇法、子薰,黄巷(今国欢镇黄霞村)人。生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五日。出家后,法名涅槃、辟支、圆智。唐末著名高僧。 文矩和胞弟本寂先后出家。在其父母逝世之后,舍俗家旧宅建为佛寺(即今国欢寺)。妙应禅师于大中六年(852年)创建“石室岩精舍”(又名“伏虎岩”,即今筱塘岩)。其后隐居于灵云岩和紫霄岩。化缘重修二岩。乾符年间(874~879年),驻锡灵云岩,创建山寺。还在崇福里砺山兴建梵林庵。单身栖隐“囊山高岩之下,趺坐不食,行则二虎随之,其居曰‘伏虎庵’”。中和元年(881年)妙应禅师在囊山下创建延福院。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知道妙应的异迹道行,奏请朝廷,升院为寺,禧宗皇帝赐匾,改名为囊山慈寿禅寺,俗称囊山寺。 妙应出家后,剃发而不披袈裟,也不受戒具。隐居在邑内许多佛宇岩洞习禅。妙应“性通九流之门”,精研医术;又善相地脉,著有《博山经》。 妙应禅师于光化元年(898年)七月二十五日子时圆寂,终年78岁,葬于囊山西塔院。闽王奏清朝廷,赐谥“妙应禅师”。宋崇宁三年(1104年),加封“圆智大师”。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闽王之孙王昶生,将妙应禅师舍俗家旧宅改建的佛寺,赐名国欢寺,为囊山寺的下院。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