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王太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433
人物姓名:
王太冲
人物异名:
字:元邃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6/001
起始页:
0128.pdf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184年
籍贯:
莆田
亲属:
王润之
传略
王太冲,字元邃,生于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莆田人。太冲为秘阁修撰晞亮曾孙,晞亮传长溪尉桂,桂传奉直大夫润之,润之传子五:太冲为其次子。考《莆阳比事》卷之一载:“朱仓王、汤塘王、汤峬王、东里王、并莆田令保隆之后,给事晞亮之族,寓荆襄、姑苏者,中舍献可、著作洞之裔,沟头王,与上同出。”莆阳王氏素为名门望族,科第簪缨,人才相继,名流辈出,流誉乡邦。王氏自司徒公审邦唐光化中牧泉,传五世至莆田长官宝隆,始为莆人。宝隆裔孙献可“始肇文脉”,攻苦茹淡,穷日夜不辍,汲汲奋进,故少年时即能文章,未冠,有声乡庠。仁宗天圣五年(1027),献可赴京应省试,擢王尧臣榜进士,累官太子中舍。莆阳王氏科第举进士者自献可始,家声与门风,铸就了王氏彬彬诸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景祐元年(1034),王洞报捷,得中张唐卿榜进士,官著作佐郎,这是家族的大喜事。正如“鲤鱼跳龙门”一样,皇祐元年(1049),王公辅又擢冯京榜进士。嘉祐八年(1063),王錤擢许将榜进士,知永宁县。莆阳王氏三代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家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神宗熙宁六年(1073),王邵、王回擢余中榜进士,邵官司理参军,回官监察御史。元丰五年(1082),王焯擢黄裳榜进士,官司理参军。哲宗绍圣元年(1094),王寿擢毕渐榜进士,官大理寺丞。绍圣四年(1097),王楫擢何昌言榜进士,官上饶县令。元符三年(1100),王谘、王庠(履)擢李釜榜进士,谘官古田县尉。庠初名履,以名同元祐党籍,改今名,初官泉州教授,充国子博士,转承事郎,施州通判,终朝奉郎。徽宗政和五年(1115),王诰擢沈晦榜进士,官大理寺丞。 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历史上称为宋高宗,改元建炎(1127)。绍兴二年(1132),王谷擢张九成榜进士,夔州通判。绍兴十二年(1142),王悦擢陈诚之榜进士,知衢州。绍兴二十四年(1154),王洪擢张孝祥榜进士,官循州教授。绍兴三十年(1160),王烨擢梁克家榜进士,知沙县。孝宗乾道五年(1169),王由擢郑侨榜进士,官绍兴府教授。淳熙五年(1178),王元鼎姚颖榜进士,官闽清县尉。淳熙八年(1181),晞韩之子王栐擢黄由榜进士。光宗绍熙元年(1190),王龟从、王鉴擢余复榜进士,鉴官古田主簿。绍熙四年(1193),太冲从兄彦广擢陈亮榜进士。宁宗嘉泰二年(1202),晞韩、亮从子王擢擢傅行简榜进士。 先是绍兴元年(1131),太冲曾祖晞亮(字秀明)释褐,朝廷赐晞亮同进士出身。晞韩、晞亮“家学传来只一经,兄弟师友自相成。神龙飞天云自起,朝阳濯耀凤斯鸣。”太冲幼承家学,少自发奋,简重寡默,截发读书,慧悟善文,与兄秉哲迭魁乡试,以声律擅于一世,老犹流落不偶。宁宗嘉定元年(1208),莆阳举子欧阳伟、林汝酉、王太冲、郑冲之、黄棨、刘用行、纪用、许彦为、陈拱赴京应省试,同擢郑性之榜进士。到了嘉定十年(1217),王迈又擢吴潜榜进士,官司农少卿。理宗绍定五年(1232),王公谨擢徐元杰榜进士。宝四年(1256),王里擢文天祥榜进士。有宋一代,莆阳王氏自献可至王里,登进士第者达二十八人,绵绵不尽的家学,使王氏家族在八闽保持相当的影响。 太冲初为潮阳尉,迁邕州法曹。盗陷郁林,官军驻贵州,太冲白其逗挠,帅下令济师,盗平。历湖北、浙东提刑司检法官,谳议酌大情,不吹求小节以留狱,轻囚无瘐死,辟多未减。未几,丁母郑恭人,父奉直公润之忧,太冲归莆阳守孝。服阕,擢知吉水县,问政于杨公长孺,杨公科条以告,太冲采用之。兵馑,按产敷粜,官不抑价,巨室乐从,邻艘踵至。学畬素薄,于刑台陈公垲得田六十有四石以助,政成。邑耆旧感君三异,罗君茂良歌之。 在浙东提刑司检法官任上,太冲初为补填数月,郡台荐留。诏改秩因任。满三考,桂帅赵公师恕辟经略司干办公事。宜卒据城叛,张提刑琮往捕,令太冲摄州事,併力夹攻,枭贼,全城。又摄邕、宾、容三郡,知化州,始造城北浮梁。以疾乞仙都观,除知梅州,国用户□□东钞盐岁八万箩外,再收浮盐十五万箩,太冲力争之,奏记时相曰:“钞盐斤百四十钱,私盐斤五十钱,一旦使私贩依钞价,盐子失业,愚恐新兴之利不偿供亿。若谓失之于淮,取之于广,犹肩背既伤而欲併亏心腹也。”吏方奉新书不暇,独以斗垒小侯抗论撑拄,后诏罢浮盐。 邑人宝章阁待制、经略安抚使方大琮(字德润,号铁庵)帅粤六年,为民办实事,镇内百废俱兴。大琮素知太冲贤,尝叹曰:“梅州一申之助也。”太冲知肇庆府,盗奔出境,军府称治。端平二年(1235),宋宗室赵师恕迁广西经略安抚使。嘉熙元年(1237),赵提刑师笺疏罢。赵去,潭州醴陵人杨大异(字同伯)继之,大异历提点广东、广西刑狱,所至奸吏屏息,凡可以为民兴利除害者,必奏行之。大异与大琮为直太冲前诬,岁余,太冲除大理寺簿,迁大宗正丞。贾胡蒲姓求婚宗邸,太冲曰:“归明徭□乃欲妇宗姬乎!婚帖不可得也。”轮对,太冲语理宗曰:“陛下何不以太平责宰相,以谠言责台谏、侍从,以富强责主兵财者?”次言“东汉召处士魏仲英,而仲英曰:‘后宫厩马、左右权豪可减去乎?’遂不行,今君子屡招而不至,得无有发仲英之叹者乎?”理宗问孰为君子,太冲奏曰:“如李韶、徐霖之类。”(按:《汉书》载:“魏桓字仲英,安阳人, 桓帝时数被征,其乡人劝之行。桓叹曰:‘今后宫千数,其可损乎?厩马万匹,其可减乎?左右悉权豪,其可去乎?’”遂隐身不出。) 太冲谓之君子的平江府吴县人李韶(字元善),理宗端平间(1234-1236)历右正言、殿中侍御史。韶数劾宦官、女道士招权纳贿,出知漳州。嘉熙三年(1239),疏请崇尚节俭、卧薪尝胆,选用人材,改革弊政。韶累官翰林院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以直谏名,与杜范(字成之)合称“李杜”。后以端明殿学士提举玉隆宫,卒谥忠清。衢州西安人徐霖(字景说),淳祐四年(1244)举进士第一(状元),累官秘书省著作郎,兼权左司,知无不言,为帝所不悦。李、徐二臣与太冲私交颇笃。可谓“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儿要为天下奇。” 太冲除考功郎中,有未该员郎希遗泽者,尚书□不与笔,太冲书纸尾曰:候!奉常定范相宗尹谥,归议,太冲从其谥而驳其议曰:“普安建邸,本出高宗新断,范将顺之,且今以此功归之,恐范公不敢安也。”时安晚郑公当国,史宅之副枢,太冲之言如此。以郎班对,太冲言括田榷契,遣使兴利非便,兼礼部郎。俄为真,寻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轮对,太冲条四事:一、正资善之名。二、近命二相,葵辞宠、清之避事,独相、并相,谓宜早决。三、风宪之司,于今尤难,牢笼甚苦,缶视贡蛇,节帖中休,拳空霜鹘。宜养其气,以来忠言。四、戚里内满朝,外接壤,非祖宗家法。次言:“臣顷考太学秋赋,参详省闱。论体贵精密,今粗疎如括策;策体贵明整,今繁冗如经义;词赋当字字精粹,今亦引语录,殆类方言,宜以有变之。”理宗欣纳。他日语大臣:“王某所论文体诚是。”士或匿哀求试,缩举奉对,皆执法不与。 淳祐七年(1247),郑清之拜太傅、右丞相兼枢密使,邑人刘克庄除直宝文阁,知漳州、王迈则知邵武军,二君尝以书荐太冲于郑公,贽卷有“独员尺举主,一友我同心”之句,郑清之大喜曰:“今增一举主矣。”遂开朝蹟,太冲以风闻去,奉崇道祠,需次汀州。淳祐十一年(1251)辛亥九月丁亥,太冲以疾卒于寝,年六十八,官至朝散郎。太冲挚友克庄为撰《挽王礼部二首》云:“留滞身犹健,招延鬓已皤。竟无金实橐,虚有锦为窠。貂角传室响,蛾眉妒渐多。向来真率伴,回首半消磨。”其二诗云:“曲学多希世,方穿竟忤时。尘谈巾垫角,燕处案齐眉。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 太冲性方而疏,素清淡,不善丰殖,俸入奉亲外与诸弟共之。南归仅有田庐,岁晚西上,鬻其田以具仆马,身后伏腊萧然,谓公挟赀以进者误也,惟里人知其不然。克庄闻之长老,谓太冲之曾祖给事中晞亮,长身方面,高宗器之,曰:“南人作北人生。”然晞亮一生忤秦(桧)丞相,秦死始召。而今晞亮曾孙太冲,亦昂藏有祖风,晚遇圣主,与南宫笺奏,预东观记纂,经帷琐闼,唾手还氈矣,乃亦不究于用,悲夫! 太冲娶妻方氏,余氏、俱赠安人。后续娶安人吴氏。其传二子四女,长曰天麟,次曰应麟。天麟官南海,行前与克庄饯别,克庄撰《送王南海二首》以赠。其一诗云:“昔作翘材客,曾谈执友贤。虽无金屋貯,赖有归巢迁。此老飞仙去,斯文付嫡传。病翁犹未聩,要听武城絃。”其二诗云:“史氏循良传,儒家果艺科。上荒耕老少,海近贩人多。古有宁馨语,今无于蒍歌。悬知新令尹,琴调得民和。”应麟以禋霈,孙仪子以遗泽,俱补将仕郎。吴安人阖户自誓,子亦嗜学,庶几太冲不死者。 宝祐改元(1253),五月壬寅,葬尚书郎王公太冲于郡南嘉禾乡平山之原,前葬,二孤(天麟、应麟)哭请前史官克庄为铭,克庄为撰《礼部王郎中墓誌铭》:“先友如铁庵方公、臞轩王公皆往矣,题宰上者非公而谁?予惰荒久,砚尘寸许,念孝子之意不可孤,故人之谊不可忘也,乃叙而铭之。..予观士之用世者,以园不以方,以密不以疎也。公之郎吏、礼也,一事目可漏必拒,不太方乎?众惮风宪而含讥玩之意,世重理学而排质俚之弊,不太疎乎?行远士孤立之意,持一世绝异之论,居众人必争之官,纵使上有怜才之意,而公自无容身之地矣。悲夫!奏议、表牋、杂著若干卷,皆奇峭有气骨。惟诗别为《友我集》,乃公手选。于古书多贯通,晚闻虚斋赵公以夫明《易》,归作《易爻变义》与赵说相发明,未成而卒。铁庵名大琮,臞轩名迈,公友也。铭曰:呜呼公乎!无叔文之累兮负子厚之诗,有贡禹之贫兮蒙王阳之疑。纷浮论之喧啾兮,哀细德之险微。四方上下兮将安之,公曷不来兮返故栖。南山之南兮西山之西,荔子丹兮蠔甘,社酒熟兮鸡肥。曷不续《九老》之图兮,而入《八哀》之诗。酹公阡兮永诀,镵予辞兮孔悲。” 俗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太冲居官清正,“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其生平事迹可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十九、卷之一百五十五、《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重刊兴化府志》卷之四十一、《莆阳文献》列传十六、《闽书》卷之一百七、《福建通志》卷四十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十四、民国《莆田县志》第二十五卷、《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检法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