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永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070
人物姓名: 方良永
人物异名: 字:寿卿;号:松崖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273.pdf
时代:
出生年: 1461年
卒年: 1527年
籍贯: 福建省莆阳城关后塘草舍里

传略

方良永,字寿卿,号松崖,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九月十五日生,莆阳城关后塘草舍里人。先祖廷范,诗礼传家,自方仪与慎言擢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陈尧咨榜进士起,历两宋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方云会擢杨廷鉴榜进士止,莆阳方氏举进士一百六十八人,簪缨继世,久盛不衰,为天下奇。 弘治元年(1488),孝宗新政,诛斥前朝佞幸,恭俭有制,勤政爱民,朝序清宁,民物康阜。三年(1490),良永,生有异质,少业伏氏书,能自解悟,与弟良节同擢钱福榜进士,二甲二十九名。凤凰池上弟联兄,闽人兄弟同登进士,又同时掌方岳者,自其兄弟始。《莆田县志·丛谈》云:“方良节婚时,兄良永尚未娶,入室妇诘其嫂安在?对以未娶。遂以妆奁召媒人限七日内必完其亲,后兄弟子孙俱贵,未知非内助之报也。" 良永初官,诏令督通两广,催取欠款,峻却馈遗,为布政使刘大夏器重,回京授刑部主事,任上纠察刑狱冤案,明查暗访,执法求实,不祖权贵,得刑部尚书彭韶和白昂赏识,进员外郎。诏选才德超异者十六人,示旌典以风海内,公名居第三。 弘治十三年(1500)擢广东按察司事,琼州贼首符南蛇纠众四万多人叛乱,守吏不敌弃城逃跑,良永闻讯慨然请行。时刘大夏总督两广,用兵素以练达著称,遂委良永摄海南兵备,统所部兵,军纪严明,他军莫及。征战三年,良永先身士卒。 夫人陈氏病逝官所,遗下幼女稚男,无暇顾及。出敌不意,攻其不备,斩敌二千余人,擒获贼首。“文魁”匾平叛有功,琼人拥戴,为立先祠,遂升北海道兵备。北海盗贼知其骁勇善战,望风解散,独其贼首黄李帅冥顽,良永用计智擒,北海自此安宁。 武宗正德元年(1506),良永丁父忧,乞归莆阳奔丧,三年服除,返京述职。时武宗不朝,悉委逆瑾用事,承旨独决独行,公侯勋戚以下朝臣,见到刘瑾要行跪拜礼。鸿胪寺官员引良永于左顺门叩头毕,即令东向揖瑾,良永径趋出,瑾甚怒。有人劝其到私第谒瑾,良永怒曰:“身可死,官可弃,礼不可屈也。”瑾益怒。矫旨夺吏部授良永河南兵备抚民佥事,再以海南人命案中伤良永,奏遣锦衣千户、刑部郎中各一员,往海南勘实。良永自知必死,诚恐惊动老母,暂寓浙江旅舍不回。郎中周敏力明良永无罪,乃免死。 正德五年(1510)八月,刘瑾伏诛。武宗年轻无知,耽于佚乐,纵情荒淫,不理朝政。兰、鄢贼寇蜀,两广动员,朝廷调洪锺为总制,林俊为巡抚,吏部荐良永为湖广按察副使。林俊促良永速赴军门评议,良永出谋献策,运筹帷幄,终于平定叛贼。河南剧贼赵璲败走湖湘间,遁入空门,削发为僧藏匿,良永智擒,武宗赐白金犒赏。 正德八年(1513)擢广西按察使,巡按御史朱志荣倚势违法,独惮良永,百般奉承讨好,良永曝其奸,疏罪谪戍。进山东右布政使,九年,转浙江布政使。武宗宠幸宦官小人,如一次赐义子一百二十七人,钱宁也在其列,官左都督,掌锦良卫。钱宁遣其徒以钞二万鬻于浙,换取白银三万余两,同官与良永谏争不得。良永呈《还民财以消民怨》疏云:“臣待罪承宣,自惭无补,偶有所激,不忍缄默,固知事涉权贵,言出祸随,然窃计脂韦之罪,重于强聒;而一身之患害,轻于万姓之茶毒,故昧死为陛下言之。..臣于正德九年十月初二到任,即闻朱宁(钱宁)鬻钞害人,心甚恶之。..陛下言则已敛之财必入朱宁之手,而民心伤矣!心伤则本伤,本伤则枝干凋瘁,根柢蹶拔,陛下其能安然于上乎?..将已敛钞价尽给还民,未敛随即停止,并查究奸吏,影射多科,侵尅之弊,悉置诸法则,民怨未甚,犹可慰解,邦本未摇,犹可培植,陛下诚如是,臣死且甘心,其他利害固不遑恤也,臣不胜激切痛愤之至。”疏入,通政使以疏示钱宁,留中不报。时朝中公卿,台谏无人敢出一言劾钱宁,良永讼言诛之,震悚朝野。浙江士大夫走贺曰:“近五六十年无此疏也!”良永知钱宁必加害于已,惦念老母,决意求去,连上二疏乞归,吏部复允。 邑人兵部郎中黄巩,闻良永疏劾钱宁,以书贺之:“官钞一疏,足以落权贵之胆,而束其手,拔浙东数百万生灵垂死莆阳方氏瑶岛祠中而生之。宇宙间数百年不可无此一举,内外数千大小、执事不可无此一人。丈夫生世如朝露,官爵如雨泡,不可无此一着。”九年冬,良永回莆阳,时兵部左侍郎郑岳、监察御史陈茂烈、刑部尚书林俊皆致仕家居,乃与游从,吟诗作赋,惇行礼让,皆为乡国之望。其《游九鲤湖》诗云:“乾坤灵气萃,此地压东南。石老苔痕古,林深鸟韵酣。湖光频弄月,山色漫拖岚。满眼评难尽,吾心自参与。”这首诗吟咏九鲤湖胜景,湖光山色,碧树鸣鸟,流露出诗人对莆邑美好山河的喜爱之情。《兰陔诗话》云:“文章精醇雅正,遗集不载韵语,仅从鲤湖始得一律,亦吉光片羽也。” 世宗嘉靖元年(1522),中外交荐良永为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左都御史胡世宁荐良永代其职,旋推良永提督操江,又推兵部侍郎,而良永复以母老乞归养,疏诸者再,世宗重违其意。诰词曰:“至孝孤忠,始终一致;清标雅望,上下交孚。”良永坚辞不出,最后都御史姚镆请于常格之外,显示褒奖。吏部尚书乔宁、户部尚书孙交言:“良永居官素谨,家无赢余,宜依廉官侍郎潘礼孝养、御史陈茂烈例,月赐食米。”诏有司月给米三石,良永辞免,不允。《明史·列传》载:“良永侍父疾,衣不解带者三月,母病,良永年六十余矣,手进汤药无少怠,居倚庐,哀毁称纯孝焉!”母卒,上闻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又以孝廉赐月米,皆一时异数也。 嘉靖六年(1527)服除,朝廷诏令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良永时年六十七,居乡已十三载。即家赐敕至衢州,突发疾病,连疏乞归,未报遽还,九月卒。卒后有南京刑部尚书之命。讣闻,赐祭葬,谥简肃。良永卒后,家人发现其归装多深色衣冠诸殓具,乡老言其在朝随时准备以身殉职。葬文赋里石龟湾,嘉靖八年(1529)赐葬。兵部尚书,总制陕西三边姚镆(字英之),为撰《明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松崖方公神道碑铭》: “公讳良永,字寿卿,号松崖,世祖莆田望族。..公于睦恩礼最周浃,表扬其祖,建有世忠祠。尤急人之难,自筮仕来,所至以廉洁称,接人不设崖畛,人乐其平易;及当大难,决大疑,则词严色正,凛不可犯。尤博通坟籍,为文章雄浑简畅,喜谈性命之学。自谓出天入神,超悟独到,专以心学为言,独推其说,以自附于象山而上达于孔子,以圣贤教人..公忠义在国,而孝养全于家,大节完美,卓绝一时.. ” 总督陕川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彭泽,为撰《明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松崖方公墓志铭》。邑人在莆阳东厢乌石街画屏巷,建有方良永祠堂。《名世上卿同朝岳伯坊》,建在东厢后埭街,为刑部尚书方良永、布政使方良节立。郑王臣《兰陔诗话》云:“松崖为人,内刚外和,始以不涉其媕阿(随声附和),忤逆珰刘瑾意罢,及为浙江左辖,复以裁抑□造内臣,疏劾钱宁负国剥民,乞归,风裁凛然!” 良永是明代著名的诗文家,著有《方简肃集》十卷,《私匡类稿》若干卷存世。其文章典雅,“素善王守仁,而论学与之异。”尝语人曰:“近世专言心学,自谓超悟,独到推其说以自附于象山,而上达于孔子,目贤圣教人,次第为小子无用之学,程朱而下无不受摈,而不知其入於妄!”(见《明史·列传》)。《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为文信笔挥洒,虽不刻意求工,而和平坦易,不事钩棘。视后来摹拟涂饰之习,转为本色。”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〇一,《莆阳文献》卷十三,《国朝献征录》卷四八,《闽书》卷之一百十一,《中国文学大辞典》九0九页,《莆田市志》卷四十四。 良永 “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行一日好事。”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专题

尚书
职位
主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