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0208
人物姓名: 陈大成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438.pdf

传略

陈大成,戚继光部将。戚继光撰《祭旧部曲游击将军陈大成》:“隆庆己巳(1569)冬十月既望,余守蓟门十阅朔矣。秋事既竣,偶伏枕,念故部曲戮力同心,不胜畴曩之臆。间阍人传言,浙使以尺牍至,则四川游击将军陈君大成所遣也。侑以四缣,余力疾起居,而使者以捐馆对,不觉失声。伤哉伤哉!发使五日之前,殒身五日之后。君为故人诚笃没齿矣。伤哉伤哉!悲不自已,挥泪叙君平生暨驱驰状,能复为余侧耳否? 伤哉伤哉!自丙辰(1556)以前,岛夷犯吴越。吴越久忘兵革,弗可恃。至征天下兵,猥奉肃皇帝命,参浙东戎事,议练婺越人以充备御,众咻咻,谓罔奏功,独中丞阮公(鹗)决策焉。君时著名里中,为宗人所重,余善之,而未敢谓君能戎事。时婺越人惧军政,咸为必先得君,始有应檄者。余谋义乌令赵公,以骥币往,君幡然出,属余部。一日草檄募士,孙架阁鸣于几案间者逾时,异之,檄士云集,既成盟。方焚质神之牍,忽乘风起堕君所,余窃卜君之应奇兆也。已而,教习稍稍就绪。 辛酉(1561),岛夷复犯瓯越,率君等赴之。先日,台东郊有枯木自立,余督君等薄夷,自此始遂大捷,斩馘殆尽。众仅三千而阵,夷每隃此数,辄分应之,一月幸十捷,君之名骎骎起矣。 嗣御夷海上诸郡,战辄胜,悉婺越人也,遂罢征天下兵。是年冬,从余平江右寇。壬戌(1562)又从余援闽,一战而复宁德。再战牛田、林墩,夷据桥恃险,君部中陷阵死者九十余人,无一回视,勍敌遂弃桥走,歼之。闽十余年来,山海积盗靡遗矣。次福清,复破新夷于上迳,始俱还,授君守备,君之秩骎骎崇矣。 未几,寇复至,君为制府所留,惟遣子弟入闽。已,乃闻鄣寇之捷,晋君总捕都指挥,喜而不寐。 君常怀敌忾,而镇之以静。徽、衢两境,颂君长城。朝议伟之,俾西建旗鼓,为蜀重。君乃不起。伤哉伤哉! 先是甫入闽,梦神人授余以玉带,一金带,二巨簏,余曰:“途长,隶也不力,俾各负之。”意玉在君,今已矣。能不为君悲哉!然余集义旅,诸皆以良家子从戎。自闽复残城,跻乐土,济济之烈,川至日升。由百夫长以至偏裨何限,咸著厥声,即行伍不忝干城,《兔罝》之美,直二巨簏耶? 丁卯(1567),余奉召北徙,不二年间,或戕戈矛,或婴阱罟,后先而相继。所谓豪杰士,回首不啻晨星,何往智而今劣耶?完名全节,以正而终,肇于君耳,又能不为君慰哉。君名与秩并显,垂之疆场,炳之汗青,且为烈丈夫,况有子孙,次第成立,皆能衍君之业,高君门闾,其亦可以自慰矣。余薄劣,荷国至恩,谬兼蓟事,兵食俱废,龃龉相仍,虏动以十余万众深入,五尺服主之身,未知膏涂何地,顾不负所期耳。往余别君而闽,邑邑不乐;迨别君而蓟,则邑邑滋甚,皓发苍颜,尤称矍铄,谓遽有幽明之睽乎?伤哉伤哉!有泪如泉,南向飞洒,君固鉴之,病夫何言。尚飨!” (摘自明戚继光撰《止止堂集·横槊稿》下)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莆仙人民抗倭事迹;第二部分叙述林兆恩、卓晚春抗倭义举。下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实录;第二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烈;第三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诗咏及附录、参考文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