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仁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0135
人物姓名: 胡守仁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414.pdf
籍贯: 浙江观海县

传略

胡守仁,守仁字子安,浙江观海卫人。起家世胄,领军有功,历官是任。岁乙亥(1515),海寇林凤纠党剿掠,巢澎湖岛杀人。守仁率把总王汉等剪除之。守仁,戚继光麾下也,从继光谈兵,尝记继光所授为《纪效新书》《练兵实录》。 (摘自明何乔远撰《闽书》卷之六十七) 胡守仁,浙江观海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大举犯福建,巡抚游震得告急于浙,于是参将戚继光奉檄入闽。先是戚继光在浙江义乌募兵,特派部将胡守仁等六支兵马先入闽。嘉靖四十二年(1563),戚继光在兴化沿海各地全歼倭寇,特别是取得许厝大捷。四月二十一日,中军总哨胡守仁等又分兵埋伏要道,追剿擒斩残倭一百七十一人,二十三日凯旋回莆城。 据《闽台渊源丛书》载:戚继光在兴化沿海各地歼倭后班师回朝,为防倭寇再犯,特把为抗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将胡守仁留任莆禧“千户所”守备。后来,胡守仁以战功升任福建行都中路大参将,统理本营军务。明万历间(1573-1620)守仁奉檄率水师扎营南日九龙山,抗击以李忠、林凤为首的二股数千人之海盗与残倭,平息了远涉广东、福建二省的海上匪乱。其残倭被胡击败后遁入澎湖、淡水和北港等地。万历三年(1575)、残倭为守仁率军歼灭。守仁为感谢妈祖显灵助胡军乘风破浪,劈波斩敌,以获全胜,特在九龙山南侧的镜仔村建造一座妈祖宫(史称镜仔宫)奉祀助战有功的妈祖。 莆禧城内东隅“千户所址”旁,存有一块隆庆年间(1567-1572)立的古石碑,碑中刻有“大参将胡公遗爱碑”八个大字。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南日县丞张德静撰《重修镜仔宫》载:“明万历间(1573-1620),钦依胡公因捕盗而建也”。南日士民为感胡公恩德,特在宫门前竖一块“德政碑”,碑中刻有“钦依都司胡公德政碑”九个大字。这块碑与莆禧士民在隆庆年间(1567~1572)所立“大参将胡公遗爱碑”。虽有年代之隔,但内涵相似,都是为怀念胡公守仁在莆禧和南日抗倭捕盗立下的丰功伟迹。上述两碑现均保存完好,对研究戚家军在莆禧城外抗击倭寇和南日海上捕盗的历史具有真实的价值,已成为抗倭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题材。 (摘自《闽台渊源丛书》《闽海雄风》)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莆仙人民抗倭事迹;第二部分叙述林兆恩、卓晚春抗倭义举。下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实录;第二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烈;第三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诗咏及附录、参考文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