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玉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0073
人物姓名: 关玉标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549.pdf
性别:
出生年: 1968年
籍贯: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

传略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人,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评审委员会评委,现任莆田市友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任莆田市政协委员、莆田市烹饪协会会长、莆田市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和法国蓝带勋章美食协会会员、世界饭店协会理事、世界中餐名厨交流协会理事等职。 关玉标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一家九口人只有一张简易床,两张破被子,前面是牛圈,后面是居家,其情其境,可想而知。关玉标的父亲为了生计,学会了厨师手艺,成为一名乡厨,长年累月,起早摸黑,终年辛劳。关玉标体谅父亲的辛苦,从小跟着父亲当帮手,久而久之,潜移默化,逐渐喜欢上厨师行业。 中国改革开放后,莆田餐饮业迅速发展。年轻的关玉标不满足于乡厨生涯,努力寻找发展机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玉标的同乡在涵江创办了一家酒店,即涵江友德大酒店,邀请关玉标去帮厨。 关玉标贵有自知之明,乡厨与大酒店的名厨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关玉标从杂活干起,边干边学。由于他为人诚实,勤劳肯干,深受厨师们喜欢,便经常传教关玉标一些厨艺。加上关玉标虚心好学,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厨师,得到了酒店老板的赏识。半年之后,关玉标升为厨师长,兼任酒店采购。此后,关玉标任劳任怨,起早摸黑,尽心尽责,努力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在厨师职业上度过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他精心经营之下,涵江友德大酒店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酒店,发展成涵江著名的大酒店,甚至在莆田市也颇有名气。为了感谢关玉标的辛勤劳动,涵江友德大酒店老板让出了部分股份,以资鼓励。关玉标成为友德大酒店的股东之一,开始了经营酒店的商旅生涯。 1996年,为了扩大经营,涵江友德大酒店又在莆田城区创办了城厢友德海鲜楼。关玉标既负责涵江友德大酒店的生意,又管理城厢友德海鲜楼的业务。在关玉标的辛勤经营下,城涵两家友德酒店的生意风风火火,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玉标的股份越来越多,成为一个专门经营餐饮业的商人。 2002年,关玉标等友德酒店的股东们力挫群雄,竞标获得了坐落在莆田城区繁华地带的莆田市烟草公司金叶大厦的租赁权,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高级豪华酒店——华天金叶大酒店,成为当时莆田城区最豪华的酒店之一。 2008年,友德的股东们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友德公司健康发展,筹资创建了“莆田市友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由关玉标担任执行董事,友德公司迎来了新的春天。 然而,商场如战场,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2005年,因酒楼场所租赁纠纷,经营了十多年的涵江友德大酒店被迫关闭。2008年,友德公司进军中西部,在甘肃天水投资了2300多万元,创办了华晨大酒店,主营福建海鲜。但由于市场考察不够深入,西部地区饮食习惯与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加上西部消费水平较低,路程又遥远,华晨大酒店仅经营了2年多就倒闭了,亏损了2000多万元。 在创业的生涯中,挫折往往成为商人事业发展的一种特殊动力。西部投资失败之后,友德公司返回莆田进行大规模投资。首先,友德公司在涵江地区东山再起,于2009年在涵江投资了3500多万元人民币,创办了涵江友德飞旋大酒店。该酒楼装修豪华,功能齐全,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且一炮打红,迅速发展成为涵江地区的知名酒家。2010年,友德公司在莆田市区另辟新址,使城厢友德海鲜楼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顾客面前。2011年,友德公司又大手笔地投资创办了荔城友德大酒店。该项目计划总投1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3000多万。该酒店在选址、装修和经营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论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一开业就宾客盈门。2012年,友德酒店公司并购了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坪盘山庄,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进行重新装修改造,建设了10多幢别墅,成为一个集餐饮、食宿、会议、旅游为一体的新景点。2013年,友德公司开始进军厦门餐饮市场,规划在厦门五缘湾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综合性大酒店,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如今,友德公司成为莆田家喻户晓的餐饮业巨头,关玉标更是友德的金字招牌,被厨师界和广大食客尊称为“标哥”。 在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时,关玉标始终关注莆田餐饮业的发展,致力于推动莆田餐饮业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后,莆田餐饮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组织、宣传和推广,导致莆田传统菜肴小吃长期英名埋没。关玉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08年起,他到处呼吁,捐资垫款,积极倡导组建烹饪协会。2009年,在关玉标的努力下,终于成立了莆田市烹饪协会,他出任了首届会长。 在关玉标的带领下,协会一班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把烹饪协会建设成厨师技能培训、厨艺交流和弘扬莆田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协会组织副会长以上人员到上海、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参观学习,还先后举办了两届千人“大吃会”,促进业内厨师技艺交流。积极组织莆田著名厨师参加国内外赛事。如2009年,在莆田市妈祖文化研究院的支持下,烹饪协会策划了一套全新妈祖宴菜谱,前往新加坡举办品尝会,连续表演了13场。由于新妈祖宴菜肴色香味俱全,到场嘉宾赞不绝口,新加坡媒体连续多天进行跟踪报道,反响很大。2010年,关玉标又组织莆田名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烹饪大赛,与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600多位名师名厨进行了同台竞技,获得了团体金奖。2011年,协会还组织莆田名厨参加了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福建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饭店业职业技能大赛暨闽菜美食展示”,闽台两地300多位名师进行表演竞赛,莆田市烹饪协会选送的妈祖宴菜再获金奖。 莆田饮食行业历史悠久,地方传统饮食文化独特,久负盛名。厨师出身的关玉标对莆田传统风味小吃怀有浓厚的感情,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莆田传统饮食文化。2010年,关玉标制作的“兴化炒米粉”、“江口卤面”、“韩国包”、“农家汤炖豆腐”、“南日鲍炖水鸭”、“鲜莲脆爽肚”等多个莆田地方名菜,被中华烹饪学会专家评审组评定为“中华名菜”、“中华名小吃”,友德也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近几年来,关玉标致力于莆田风味菜肴小吃的对外推广,多次赴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交流厨艺,传授莆田风味菜肴小吃烹饪技艺,得到了当地政要、社会名流和华人华侨的好评。作为莆田市政协委员、市烹饪协会会长,关玉标利用各种机会,努力重塑“莆田菜”品牌,积极为莆田饮食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关玉标用自己毕生的情力演绎了他的厨艺人生,走出了一条传统厨艺的创新之路,取得了众多的奖项。2005年,他的“妈祖温全羊”作品在第三届东方美食国际大赛中荣获银奖。2008年,他在中、美、加国际烹饪技术交流大赛中,荣获“国际最佳菜融合奖”、“国际烹饪蓝钻奖”和“国际烹饪特金奖”等多个奖项。2009年以来,关玉标先后荣获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于的“福建技术能手”、福建烹饪协会授予的“闽菜大师”、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烹饪大师”、首届国际华厨艺明星争霸赛既世界食品设计大赛组委会授予“国际食品设计大师”,以及2010年度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金厨奖”等多项奖项。 关玉标为人厚道,开朗风趣,热心助人。他乐于传技授艺,关心提携后辈,经他培养出师的徒弟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他积极倡议并促成友德公司连续三年每年出资10多万元,与莆田市技工学校联办烹饪班,免费培训贫困学生。关玉标出身贫寒,但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事业成功之后积极回报社会。近几年来,他每年都邀请SOS村的孤儿和阿姨在自己的酒店过大年,并发放压岁钱,为SOS村的孤儿们带来了人间温暖。诸如抗震救灾、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他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