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交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49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交际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1
页码: 9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交际的情况。其中包括称呼礼节、见面礼节、待客礼节等。
关键词: 莆田县 礼仪习俗 交际

内容

莆田人除在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中讲究礼节外,在一般人际交往中也十分重视礼节。
  一、称呼礼节
  对知识界男长辈礼称“先生”;尊称有某种技术的人为“师傅”。问路时,尊称男性老人为“叔公”或“叔爷”。称呼男性中年人为“阿叔”或“朋友”;尊称女性老人为“婶妈”,称呼女性中年人为“阿婶”或“阿姨”,称呼已婚青壮年女性为“大嫂”,对姑娘统称“阿妹”。力求准确有礼,以便得到善意指点。
  二、见面礼节
  熟人相见,总要打招呼或行礼致意。民国前,下辈见长辈,要行跪拜礼;平辈相见行“作揖”礼;女性对人行“万福”礼。民国时,跪拜作揖礼改为“鞠躬”礼。建国后,相见时统称对方为“同志”,统用点头或握手礼。
  三、待客礼节
  对待客人,主人先敬茶烟,之后,请吃“甜蛋汤”或“点心”(一般为线面或兴化粉,山区多用自制“白粿”)。如果客人中有第一次来作客的小孩,临行时,主人要用红髻线扎上一些钱币,挂在小孩脖子上,作为见面礼,俗称“挂脰”。客人辞行,主人应送至门外。
  建国后,人际交往礼节大部分保持,但不似旧时那样拘谨。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称呼礼节
相关专题
见面礼节
相关专题
待客礼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