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自然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自然条件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257-2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县水产资源自然条件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浅海滩涂资源、淡水资源等。
关键词:
水产资源
莆田县
自然条件
内容
一、浅海滩涂资源
滩涂资源 县内沿海滩涂宽广,养份丰富,适宜各种鱼、虾、贝、藻繁殖生长。1980年资源普查时,根据全县滩涂底质采集305个土样分析结果,滩涂底质组成以泥质滩涂为主,占总面积的70%。
全县滩涂总面积268266亩,其中兴化湾98007亩,属港湾淤泥堆积型,底质多淤泥,坡降平缓,宽度1000~3000米,可利用面积75000亩;平海湾面积38602亩,属沙岸泥沙堆积型,底质多沙泥,坡降较大,宽度150~450米,可利用面积29600亩;湄洲湾115724亩,属港湾淤泥堆积型,底质多淤泥,坡降平缓,宽度1000~2000米,可利用面积94000亩;湄洲岛海域7990亩,可利用6070亩,南日岛海域7943亩,可利用6110亩,均属沙岸泥沙堆积型。
浅海资源 1980年,对南日岛镜仔——岩下和石城——文甲的10米等深线内的浅海底质,共采集19个土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粘泥占90%、泥占5%、沙泥占5%。同时,根据海图10米等深线内的面积进行普查,全县浅海面积815250亩,其中兴化湾(包括南日岛北部)334500亩,平海湾(包括南日岛西部和湄洲岛的东北部)327750亩,湄洲湾(包括湄洲湾的西南部)15300亩。
浅海主要渔场:春汛有兴化湾马鲛鱼、鳓鱼渔场,平海湾墨鱼渔场;夏汛有鹭鹚屿鳀鳁渔场;冬汛有乌丘屿、南日岛东面带鱼、虾皮、梭子蟹渔场。产量最大的是带鱼、大黄鱼、小黄鱼、虾皮、梭子蟹,其次为马鲛、鳓鱼、墨鱼、梅童鱼、鲨鱼等。
水化分析1980年,在兴化湾的江口,平海湾的平海,湄洲湾的忠门、湄洲岛、南日岛5个地方设立站位,对5个水域进行水化分析。
二、淡水资源
全县池塘面积5000亩,零星分布各乡镇;河沟面积26280亩,集中在城厢、涵江、黄石、城郊、渠桥、笏石、西天尾、梧塘、江口等地,河岸较直,比降和缓,水面较宽,水温适宜,淡水养鱼条件优越。1949~1959年,全县新建大小水库52座,总蓄水量3.1325亿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东圳水库,有效蓄水量2.83亿立方米。至1990年,全县水库85座,有效蓄水量5.039亿立方米,总水面23534亩,还有山塘1万多口,均为淡水养鱼的重要资源。这些淡水水域,水质养份丰富,有利于鱼类及其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三、生物资源
县境沿海浅海滩涂的浮游生物有13类58种,其中桡足类31种、水母类6种,毛颚类5种,腹足和十足类各4种,端足类、介形类和磷虾类各2种,糠虾类和鞭毛虫类各1种。底栖生物有;菱形藻、舟形藻、曲舟藻、卵形藻、棋形藻、瓮形藻、直链藻以及沙蚕、沙参等。
县内淡水水域浮游生物有36种:浮游植物占14种,其中绿藻门9种,硅藻门2种,甲藻门、裸藻门、蓝藻门各1种;浮游动物22种,其中原生动物门5种,节肢动物门6种,轮虫类9种。
各种水域的浮游生物数量以池塘为最多,达15~~66万个/升,河沟1~1.15万个/升;水库0.2340~5.8万个/升。大量浮游生物是发展水产业的优越条件,1980年对各种水域的浮游生物作调查检测。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莆田县滩涂资源
相关专题
莆田县浅海资源
相关专题
莆田县淡水资源
相关专题
莆田县生物资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