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88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S43
页数: 2
页码: 216-217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莆田县在建国后的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文章详细描述了不同时期森林病虫害的类型、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防治办法的变化,以及林木主要虫害和病害的种类和危害性。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森林保护 莆田县

内容

建国前,森林病虫害经常发生,官府视而不见,百姓无策,任其自生自灭。
  建国后,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多,马尾松、相思树、湿地松、黑松、木麻黄等纯林大面积出现,致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尤其在70年代以后,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马尾松松毛虫、木麻黄木毒蛾为两大主要敌虫。
  一、林木主要虫害
  松毛虫 为马尾松最大敌虫,一旦发生,少则几千亩,多则20多万亩,受其危害,犹如火烧,轻的次年发青,重则当年成片枯死。
  木毒蛾 为沿海木麻黄最大敌虫。有虫体大、食量多、危害性大、抗药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危害程度超过松毛虫,除蚕食木麻黄树林外,还危害其它树木与农作物。
  吹棉蚧壳虫 危害相思树、木麻黄等,但危害性不大。
  松梢螟 危害马尾松枝梢,危害性不大。
  杉梢卷叶蛾 危害杉木枝梢,危害性不大。
  油桐油茶尺蠖 危害油桐、油茶叶片,危害性较大。
  白玉兰、黄玉兰毛虫 危害叶片,危害性不大。
  白蚂蚁 发生面积大,到处可见,山区、半山区均有,危害杉、松、柏等树种的树干根部位,影响林木生长。
  二、林木主要树种病害
  杉木有炭疽病、黄化病、叶枯病;马尾松有立枯病、猝倒病;油茶有炭疽病、煤病、软腐病;油桐有叶斑病;湿地松有纹枯病,褐斑病;毛竹有枯梢病;苗木有猝倒病、立枯病。
  三、病虫害防治
  1957年以前,防治办法以人工捕杀为主。1957~1970年,发生面积较少,以农药防治为主。1971年以后,松毛虫发生面积突增,依靠人工捕杀与农药防治无法扑灭,当年县试产白僵菌粉成功,从此应用白僵菌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1974年,应用从木麻黄木毒蛾菌株中分离出木毒蛾菌株,用于防治木麻黄毒蛾,效果显著,1985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科技推广进步奖,获省、市科技应用推广三等奖。1979~1990年,应用飞机撤播白僵菌粉,以及人工点爆菌炮,节约劳力,降低成本,防治效果甚佳。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松毛虫
相关专题
木毒蛾
相关专题
吹棉蚧壳虫
相关专题
松梢螟
相关专题
杉梢卷叶蛾
相关专题
油桐油茶尺蠖
相关专题
白蚂蚁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