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8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分类号:
F121
页数:
2
页码:
162-163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莆田县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文章详细描述了从1953年至1990年期间,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在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分布和占比。
关键词:
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
莆田县
内容
建国初,以个体经济为主,还有部分私营经济和极少量的国营经济。1953年至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农业方面集体经济占92.2%,个体经济占7.8%;工业方面国营经济占11.5%,公私合营经济占22.8%,合作经济占13.0%,私营和个体经济占52.7%。
1958年,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后,社会经济只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成份。1960年后又出现个体经济。1966年,国营农业占1.8%,集体农业占84.6%,社员自营农业占13.6%;国营工业占82.4%,集体工业占17.6%。没有私营工业。1976年,国营农业占1.0%,集体农业占94.4%,社员自营农业占4.6%;国营工业占77.5%,集体工业占22.5%,仍没有私营工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除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有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1990年,工业方面,国营工业占37.8%,集体工业占20.3%,中外合资工业占41.8%,私人合营工业占0.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