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旱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8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旱灾
分类号: P429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莆田县的干旱情况,包括春旱、夏旱和秋冬旱三种类型。
关键词: 旱灾 自然灾害 莆田县

内容

干旱可分为春旱、夏旱和秋冬旱三种。春旱较少见,夏旱、秋冬旱分布较广,出现机会最多。
  一、春旱
  发生在2~4月。沿海地区多见且严重,内陆地区虽有,但影响不大。1961~1980年,春旱中的小旱出现4次,中旱出现2次,大旱出现2次,特大旱出现1次。
  二、夏旱
  发生在6~9月间,严重夏旱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发生机会也最多。夏旱影响程度一般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减轻。1961~1980年,夏旱共出现20次,其中中旱至大旱共13次,小旱7次。
  三、秋冬旱
  发生在10月~次年2月,为县内常见现象,影响程度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严重。1961~1980年,秋旱共出现17次,其中小旱8次,中、大旱9次。
  县内秋冬连旱机会较多,更长的干旱也不罕见,1959年9月下旬~1960年3月10日,夏旱连秋冬旱连春旱共169天。1967年9月13日~1968年1月31日,出现长达141天的夏旱连秋冬旱。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