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矿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9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矿藏
分类号: TD98
页数: 2
页码: 125-126
摘要: 本节介绍了莆田县境内已发现的各种矿种,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如铁砂、赤铁矿、磁铁矿、镜铁矿、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锰矿、钨矿、铀矿、铅锌矿、银矿和钼矿等。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莆田县

内容

境内已找到的矿种1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97种的16.5%,下列为主要矿种:
  一、金属矿
  铁砂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几乎遍及整条海岸线,储量约30万吨。蕴藏最多为忠门镇的下塘及平海,其次为灵川镇的何寨等地。
  赤铁矿 分布于庄边乡的藻湖,黄龙的后门山,白沙镇的龙东,南日乡的黑石墩和小日岛等地。
  磁铁矿 分布于庄边乡的西音,常太乡的月平、门前山、新厝山,华亭镇的宫利,南日乡的小日岛等处。
  镜铁矿 分布于庄边乡吉山的老虎山,在流纹岩内成脉状。
  褐铁矿 分布于常太乡洋边的西垅,党城的普光亭和东坪,庄边乡黄龙的后门山。其中以西垅的价值最高。
  黄铁矿 主要分布于新县乡的仙安。矿脉出露于溪底,围岩为流纹岩。樟枫寨东南矿脉内唯一矿处,黄铁矿质地好,含硫颇高,储量6400吨。
  黄铜矿 主要分布在新县乡莲峰的银坑,储量600多吨。
  锰矿 分布在新县乡莲峰的金榜岭、银坑等处。储量约84万吨,含纯锰140吨。
  钨矿 主要分布于新县乡的五虎山,露出地面矿脉,宽约50厘米。共生有锰铁钨矿、石英、白云母、黄铁矿、镜铁矿、乌华等几种,矿藏量432吨。
  铀矿 1958年曾在南坛发现矿点,1959年已开采1000多吨。
  铅锌矿 分布于新县的银坑。
  银矿和钼矿 分布于县境东北部山区。
  二、非金属矿
  (一)花岗岩 花岗岩石是县主要矿产之一。产地30余处,较有开采价值有21处。按地质分类:有花岗岩类、基性岩类、混合岩类三类石料。
  1.花岗岩石料:主要种类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钾长花岗岩等,产于华亭镇后山、新县乡后庄、萩芦乡兰塘山、黄石镇黄墩山、南日乡龟山、北高乡沙堤山等11处。
  2.基性岩石料:基性岩岩性为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辉绿岩、闪长玢岩等。产于忠门岱前山,新县乡奎稠,庄边乡下店尾,东峤乡金山、五佛寺,白沙镇坑里6处。已探明忠门岱前山的基性角闪辉长岩,量丰质优,含量550万吨。3。混合岩石料:岩石类型有均质混合岩、混合岩、细粒状混合岩、片麻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混合二长花岗岩等。产于笏石镇赖宅、东峤乡中山、笏石镇西牛山、湄洲岛石后4处。
  (二)高岭土 境内高岭土资源丰富,有四种类型:即火山岩风化残余型、酸性岩脉风化残余型、花岗岩面性风化残余型,沉积型。产地40多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6处。
  1.火山岩风化残余型高岭土矿,主要分布于灵川、白沙、华亭和新县等乡镇,产地共20处。
  2.酸性岩脉风化残余型高岭土矿,主要分布于白沙、新县、庄边、常太和华亭等乡镇,产地共9处。
  3.花岗岩面性风化残余型高岭土矿,共有7处,其中秀屿镇芳店1处较好。
  4.沉积型高岭土矿,产于秀屿镇前山北约150米处。
  (三)石英砂 主要分布于湄洲岛和南日岛。其中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是湄洲岛莲池。其砂体埋基浅或出露地表,开采条件较好。
  (四)硅线石 位于忠门港里—山柄一带。总储量12.5万吨。
  (五)蛇纹石 主要分布在常太乡长基村,储量4364万吨。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