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8
页码:
76-83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莆田县在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化。
关键词: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莆田县
内容
民国2年(1913)、《划一现行地方官厅组织》规定:全县划分为城厢、涵江、黄石、江口、华亭、常泰、广业、笏石、忠门、平海10个区。
民国7年,析华亭区增设岩头区(今灵川乡),共为11个区。
民国18年,新制规定区以下设乡镇(有市街集镇的称镇)。以百户以上300户以下为一乡,不及百户的为附乡。乡以下设邻闾,5户为邻,5邻为闾。以20~50个乡镇组成区。至民国22年全县划为8区、15镇、271乡、1123附乡。
第一区(区公所设城内,辖4镇42乡92附乡)
城中镇:善俗铺(县前街、文峰宫前街);保福铺(鼓楼前街、鼓楼前横街、鼓楼里、上书香巷、下书香巷);昼锦铺(西市街);兴隆铺(顶务巷);安福铺(部院前街);长寿铺(衙后街、后街、上大度街、黄巷里、橄榄巷、罗巷里、左所营、桃巷里、南河边);德义铺(下大度街、坊巷)。城南镇:延福铺(井亭街、南门内横街、会生宫巷);和美铺(下务巷、下书仓巷、府学前街);登龙铺(旧府前街);兴贤铺(大同路即龙门下街、驿前街、射圃前街、两按名藩坊、詹家巷);太平铺(西州巷、府后巷、花园巷、田尾巷);万安铺(马巷、安然里)。
城东乡:仁寿铺(上书仓巷);材行铺(凤山寺前街、凤山巷、联桂坊巷、西墙巷);紫奎铺(南市头街)、天禧铺(仓边巷);义海铺(霞尾巷、东门内街、居仁街、东城墙边巷);金桥铺(上金桥巷、下金桥巷);孝义铺(上岐山巷、下岐山巷、湖岸、朱紫坊)。城西乡:延寿铺(大同路、上桃巷、旧西门街);朝天铺(旧北门街、梅峰巷);乌石铺(真武坛街、画屏巷、清风岭巷、下墙边巷);后塘铺(龙井巷、下井巷、后塘巷)。城北乡:元妙铺(观桥头街、桥下街);英惠铺(石幢街、高里巷、坑边巷、上林巷、东里巷、洪厝里);集福铺(河边);古棠铺(新观前街、赤柱里);一经铺(忠巷、下萧);龙坡铺(后埭街、前埭街、双池里、后村巷、绣衣里、侍郎巷)。镇海乡:东门外街、梅花亭、西社、枋尾、下墩。荔浦乡:浦南、陡门头。西洙乡。东阳乡:古塘、沟尾、徐桥、西漳、沟西、西施。朱墩乡:江边。南箕乡:傅墩、海尾。阔口乡:溪泉头、埭里、古山。港利乡。锦墩乡:渠头桥。洋尾乡:溪东。新渡乡:草鞋墩、东镇、厝柄。龟塘乡:东沛、塘东、后廖。南门乡。筱塘乡:南寺。霞林乡:屿上、黄头、蔡宅。沟头乡:东埔。顶墩乡:梧墩、柳桥。坂头乡:肖厝、谢厝、下黄、下度、黄厝墩。青坅乡:沟口、下渠头。郑坂乡。横山乡:上横山、下横山、泉前。前黄乡。樟林乡。铁灶乡:浦仔、陂头、白头岭。龙桥镇:安福、寺山、顶龙桥、石顶、西山、老叶树、龙桥街。洋西乡:下郑、孔里、延寿、古峰、西头。坪洋乡:朱坑、梅坑、水井、大岚里、山牌。北磨乡:下磨、石室岩、华严、林葬、桥尾、草鞋墩、前坡、大度尾。辰门乡:义门、西庚、下戴。郊下乡:四亭。莘沟乡。长丰乡。霞尾乡:企溪。大泮乡:浦头、畅山、溪头。洞湖乡。西墩尾镇:柯塘、下宇、坅兜、后卓、上郭、汀林、霞梧、凤林、后埔、坑头。上林乡。南郊乡。象峰乡:石头盘。霞亭乡。草渚乡:四乡。
第二区(区公所设涵江,辖4镇53乡181附乡)
涵东镇。涵西镇。孝义乡:忠孝、宫下、下洋、塘北、宫口。青年乡:马尾、前街、后街、仓头、楼下、新桥头。仓前乡:后渡、铺尾。霞徐乡:田厝。延年乡。港头乡:田尾、西林。集奎乡:西湖、度下、后亭、上俞、梧郊、衙口、大埕、东亭、南埕、后宫、后学。镇前乡:洋尾、孝户。陈桥乡:盐田、三步、东墩、韩坝、西厢。新浦乡:百美、石坊、石坂。锦江镇。孝义乡:刘井、江下、新井、前会、堤围头、后墩。吴墩乡:游墩、顶墩、下墩。西楼乡:东施、浦埕、东蔡、界下。铁灶乡:金墩、刘井、苏厝。后郭乡:田头、后董、温厝、黄下埕。鲸山乡:岭兜、东埕、新浦头。岩■乡:岐头、下社、澳里、后黄、顶柯、下柯。西林乡:东曾、东藩、洋中央、张井、土园。■头乡。郊上乡。石庭乡。松坂乡。卓埔乡。梧塘镇:东宫、梅林、林外。梧梓乡:泗洲、东林、芦坑、顶上林。九峰乡:南埔、山兜、林坂、刘庄。冲沁乡:东都、后林、东徐、西宅、下山林。后坊乡:梅仔、梁厝、上蔡、后董、可塘。邦尾乡:前王、游兰、上灰、东田、下萧、井头、中垞。塘头乡:塘西、塘边。东亭乡:仓口、都邠、模兜。东坡乡:顶厝尾、埔头、蒋坑。兴安乡:上郭、下汀、下科、下江、北巷、周墩、柯塘、西亭、家口。长福乡:江边、江尾、利墩、坤墩、上郑、后郑。显应乡:魏塘、下宇、铺前、东墩、下洋、后亭仔、庄厝、西港、洋池角、郭庄。汀龙乡:碗窑、庙前、俞里、水流利、下郑、半渡店、西山、北山、乌石、溪安、大桥头、圳下。吴江乡。七步乡。七埭里乡。漏头乡:后黄、方庄。山后乡:井头、下柯。灵慈乡:下厝、郊丘、洪渡、东张、后亭、安军、北埕。林美乡。观后乡。官庄乡。沁后乡。渭庄乡。崇圣乡:后门角、岭下、田尾坪、黄店、高园。楼山乡:楼仔、苏岐、晏井、石峰。青港乡:固宙。霞坂乡:后面、顶坡头、林墩。东源乡:大岭、岐路、东山、郑坂、石坡、塘翰、后俞、田尾、罗埔、后郑。洪里乡:樟林、水办。南坛乡:后运、霞尾、梅洋、利车。
第三区(区公所设黄石、辖1镇39乡132附乡)
黄石镇:梧埕、东井、龙塘、东洙、芦坑、山兜。埕尾乡:珂里、沟尾头、杭柄、下湖、下梧埕、后洙。沟边乡:五龙、井埔、道美、下余、长坑。沙坂乡:金墩、龙渡。东角乡。邹曾徐乡:徐厝、东乡。东埭乡:大龟屿。屏山乡:斗南、湖厝。院后乡:岭头、坑园、康厝、东渡、郑沈。沙堤乡:西园、前郊、巷口。惠洋乡。定庄乡:院前、长塍、下坂、田厝。登鳌头乡:泌头、西山、山兜、后社、林坑。瑶台乡:后朱、定固。霞庄乡:黄园、尚庚、后许、后院、小钱塘、岭顶。郑塘乡:宋墓、山头、船渡、山前。大横塘乡。沟尾乡:交津洋、西尾、下沟、凌厝。沈塘乡:垄头、西埔、上大坂、下大坂、黄头埔、宝坑里。祁厝乡:东宋、蔡厝、渡田、古坑、马峰、西亭。仓后乡:林桂、坂厝、徐柯、桥头、墓柄、彭墓、宝竹坑、下徐。东埔余乡:后董、蚁厝、东郭。槐灶乡:洋面、下张、侯厝。东皋乡:西利。善乡。蒲坂乡:上墩。霞坂乡:下何、厝巷、山坪、洪山、黄厝里。西洪乡:余埭、西利。清江乡。霞江头乡:下埭、桥兜、林墩、龙华。江东乡:江西。珠江乡:海边。东华乡。霞尾乡:桂林、岩厝、下柯、鹅头、上店。东汾乡:洋尾、后亭、渡口、黄庄、径里、吉草埔。何寨乡:张边、瓦头、西墩、西樟。东沙长房乡:上炉、郑洋、西头、东朱、田寨、海头、山东、浮山。东沙二房乡:土公。东沙三房乡:大头埔、厝前、三舍、大度顶、瑶寨。东蔡乡:书都、西洪、西厝、东港、上亭。
第四区(区公所设新县,辖26乡43附乡)
澳柄乡:坪盘、龟洋、赤目岭。石梯乡:东路。白沙乡:洋顶、后洋。下重乡:外坑、上重、溪南。田厝洋乡:后坑、西亭、梨坪。下茅乡:下溪、萍湖、马洋。东山乡:梨坑、徐州、雷峰境。柳溪乡:百俊。黄龙乡:西音。岐山乡:大份。上院乡。赤石乡:赤溪。仙溪乡:下田。广宫乡。张洋乡:后郑、后洋。新县乡。上茅乡:白云。泗洋乡。大所乡:白鹤、路亭。溪西乡:南岭。度口乡。凤潭乡:吉上、吉宦、满长、云洋、孝池、莲峰。瑞沟乡:林斜、乌石、崇兴社。兴军社乡:院埔、昆仑境、凤山境、马塘。象峰乡:洋圳。林泉乡。
第五区(区公所设笏石,辖2镇34乡242附乡)
笏石镇:南民、后井、上下社。大丘乡:吴厝、后吴仔、福禄山、蓝田、后黄、苏塘、林柄、陈厝、林坑。赖垞乡:新徐厝、旧徐厝、上可塘、下可塘、上坑东、下坑东、岭口、东洙、文柄、章厝、后巷、石兜。下郑乡:岭头、上辛、官埔、郑井、墓前。珠江乡:白林、田厝、过庄、东萧。前沁乡:后店、埔尾、东蔡、万兴亭。草莽乡:坑园、东郑、下林、梁厝、下亭、西洙、岱头。魏厝乡:林墓、度前、前蔡、凌烟、四乡、黄马。东华乡:翁厝、温厝、后温、上东许、下东许、陈厝、后岱、下尾、前郊、前郑。本店乡:西黄、过山、秀郊、田头、后郑、汾厝、大营、下度坑、新度店。山头乡:唐厝、西枫、店头、大埔、后黄、陈余、南山、陈山头。太湖乡:坑东、高地、田厝、榜头、龙山、东朱、井边、卜垞、下埭。柯朱乡:一洞天、蔡岭、山门里。岭下乡:赤岑、刘厝、钱林、营边、白塔、西蔡、定固、前林、下尾、后洙、坑北。大仑乡:后平洋、柯厝前、丙店、后吴、南山、炮厝、西利、下彭。洋山乡:上亭、大埔、徐厝、西辛、云塘、黄林、西卓。东津乡:苍店、坝边、东卓、下店、林店。石马乡:月坑、萧厝、芳店、后井、箕兰、东埔、胡下、田柄、高厝、下武林、埭头、度边。西梧乡:上塘边、下塘边、后江仔、埔尾、东满、营边、岭兜、圳兜。东庄乡:岱头、秀山、苏厝、田厝、东林、后江。马厂乡:沟尾、竹林、贞厝、石头、石尾、石厝。前沄乡:宫兜、白沙、莆头、大象、萧林、前黄、上塘、后湾、东沁。北高镇:谢厝、程洋、榜头、牛度岭、沟脚、坊井、刘山、上庄、后吴。岱石乡:东乡、后积、后周、箕厝、刘岑、曾厝。高林乡:前洋、洋边、程口、下埔、岸平、江边、前坑。榄厝乡:俞厝、前徐、西厝、温厝、后埔、后社、田厝、乌礲、西山。埕头乡:前叶、前营、姚厝、坑边、前坊、埕前。竹庄乡:新山、魏厝、后坑、前姚。美澜乡:前亭、东窝、前温。冲沁乡:西羔、荔布里、塘尾、安黄。南渚林乡:北渚林、银兜。山前乡:合浦、长埕、山头、梧埕。上惠乡:登塘、孙厝、戴厝、登棚、欧厝、山尾仔、西埔、西卓、土丙、后朱。
度边乡:山兜、东田、福井、院前、桥头坑、杨梅岭。东峤乡:五虎、社边、东西郑、朱厝亭、西萧、山尾、西余、周厝、前江。下屿乡:南饼、灯坪。
第六区(区公所设濑溪,辖3镇26乡144附乡)
濑溪镇。濑溪乡:西埔、后角、下在、沙里、郑庄。昭灵乡:云峰、洋坑、半山、后塘坂。五福乡:湖头、陇西、前黄、圳头、戴厝。华亭镇:华亭、后坪、窑厝、上亭厝。柳山乡:柳园、后山、下铁灶、西山。濑柳浦乡:濑厝、前柳、埔头。文峰宫乡:水路、仑坪、南浦、院里、东坑、利温、楼店、桥头、丁百口。长寿乡:涧口、五云、院后、枫庄、下埔、岭顶、岩前。俞亭乡:俞潭、走马亭、月山、西湖。龙山乡:湖渚、山尾、青湖、南■、白石港、油带、前埔。园头乡。西许乡:万坂、汤亭、南庄、八十亩、后坑。郊溪乡:古社、长岭、牛寨、北■、沟尾。法济乡:沟头、后枫、顶宅。宝雀洋乡:洋坪、山利、霞尾。霞皋乡:里山、宝溪、顶墩头、下埔。岭坑乡:吴岭、岭下、赤土墩、叶衖、刘坑、土地厝。常泰镇:枫叶塘、岐尾、渔沧溪。长基乡:后垅、顶角、筶杯池、西坂、岭下兜。岐田乡:田边、菜塘、高云、霞浦宫、坑洋。下青龙乡:东西会、尾营、南京头、双溪口、照车、山门、坪硎。上青龙乡:后溪、小溪口、八铺岭、汀洋、下宅、利车、苦竹。郁洋乡:下斜、熨斗、西洋、洋坑、洋边、南埕、漈兜、东坪。侯山乡:猴坑、利洋、坝头、马垅、土坑、后坑、古坑。马口乡:下潭、坪洋、下里洋、顶坑、党城、渡口、外坑、山溪宫、景德坑、楼下、院里。上莒溪乡:东埔、西埔、后坑、山头、八挂王、壁院、洋架门。下莒溪乡:下镇、埔头、牌兜、下院、后牌、澄溪。
第七区(区公所设平海,辖1镇31乡151附乡)
埭头乡:赤岑、湖柄、南店、下店、高林、赤石、何厝、胡厝、湖西、银兜、后温。平海镇。石塔乡:溪尾、渭沟、东黄、长岭、大坑、大颉。东林乡:邱山、井厝、石厝、黄屿、何厝。英田乡:坝底、西埔、后黄、前埔、佛公头。东湾乡:张坑、石帽、海楼、门扇仔。土头乡:刘厝、溪顶、大邦、尾厝、山顶坪。鹅头乡:田边。汀港乡:马头、南坂、蔡厝、湖尾。黄鹅乡:霞坡、港尾。后田乡:象山、度边。樟林乡:后郑、后蔡、翁厝、魏厝、石兜、余厝。北石城乡:东店、寨里。淇沪乡:赤埔乡:港尾、镇前、坑边、安大丘、西田、淈底、西庄、安渡、后州。李厝乡:前井、后井、前林、汀田、仁八头、温厝、中埔、利洋。古楼乡:安边、东林。东湖乡:下埭、头湖、后山、后高。山后乡:山前、大度尾、后柯、土厝、翁厝、宁山、东亭、西厝。西柯乡:西社、柯厝、宋厝、顶山头、东寺、西陵、青年、埭北洲。溪边乡:后田、东山、邱山、前黄、坂厝。南石城乡:芳坂、刘厝、田头、前塘、后塘、溪岑、南店仔、上前林、下前林。嵌头乡:北峤、湖厝、上欧、上林、江边、岭兜、张洛寨。赤岐乡:后阜。许厝乡:西庄、铁炉、白石、汀坪、汀塘、蜂山、山上、西许、印座、高塘柄。岑兜乡:沪角、度上、上店、沙堤、石狮、连厝、下港。江西乡:岱山、山兜、溪顶。谢厝乡:湖南、宅尾、后山、前石井、后石井、东林、村沪面、半洋山。卓厝乡:芹山。澄岐乡:北山。潘垞乡:庵边、西山、溪柄。吴垞乡:湖耿、芦厝、港南、西山。
第八区(区公所设莆禧,辖20乡138附乡)
水潮乡:后吴仔、洪厝、东坡、那兜、西许、洋厝、前亭、前蔡、后蔡、后山。坂尾乡:月洋坡、坑头、东坑、顶井。东郭乡:后庄、岱前、前康、后郑、西岐、西山、洋埭、许岐。东潘乡:后潘、何厝、温厝、郑厝。霞塘乡;吴山、其石、霞宅、后张、青石。西园乡:杨厝、欧厝、前那、青柄、双髻山、东园、山兜、周厝、土堀、郑那。安柄乡:后亭、西坑、后坑、木厝桥、下卓。西埭乡:沁头、王厝、柳厝、卓厝、木垅、后社、忠门、孝厝、秋芦、后黄。岳秀乡:西华、乌■、前范、东坑。东坡乡:度口、霞坑、田头、安林、前林、度下、田东、西山、沙塘边、三石、陈厝、塔林、罗屿。西亭乡:岭顶、吉了、高林、东吴。芹山乡:泛柄、澳里、何坑、社厝、排头。西埔乡:林湖、仑兜、铁灶、宁庄、西郭、洪厝。湖宅乡:堤厝、狗头、山柄。五里亭乡:山西、后山、后郭、后龟、下蒋、上庄、■尾、宁山。港利乡:上港、坑园、后蔡、东头、院前。西沙乡。莆禧乡:门夹、东蔡、下沙、山柄。东蔡乡:牛头尾、宫下、下沙、石后、北头、高朱、潘厝、塔林、寨下、莲池、田厝、保西、柯厝、王厝、汕尾、芦厝、西亭、乌石、丁牛、前至、坑园、西亭坑、渡船头。白石乡:北埭、下白石、后巷、港楼、乌宅、下山、东至。
民国23年,国民政府公布《县自治法》,规定县、乡镇、闾邻3级建制,以10户为邻、10邻为闾、10闾以上为乡镇。县治所在地划为若干区,区与乡镇同级。
同年5月,实行保甲制度。以10~15户为甲,10~15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联保。乡镇联保设联保主任,办公机关称保长联合办公处。全县编为90联保,辖900余保。联保属镇或区管辖,镇、区属县管辖。
民国24年8月,根据福建省政府公布《福建各县各区设署办法施行细则》,区公所改称区署,全县共设4个区署,其等级为:第一区(乙级)。第二区(乙级),第三区(丙级),第四区(丙级)。
民国27年3月,全县行政区划分为6区,87乡镇联保,共824保。
第一区驻枫叶塘,辖14个乡镇联保,共118保。城南镇联保,辖17保;城北镇联保,辖7保;镇宁乡联保,辖7保;洋埕乡联保,辖7保;延兴乡联保,辖9保;东阳乡联保,辖6保;辰山乡联保,辖6保;西天尾镇联保,辖11保;龙桥乡联保,辖10保;岭坑乡联保,辖8保;熨洋乡联保,辖10保;岐田乡联保,辖5保;青龙乡联保,辖10保;马口乡联保,辖5保。
第二区驻涵江,辖19个乡镇联保,共254保。涵东镇联保,辖9保;涵西镇联保,辖11保;集奎乡联保,辖12保;显埭乡联保,辖17保;三江乡联保,辖23保;码巷乡联保,辖10保;漏头乡联保,辖7保;梧塘镇联保,辖12保;沁后乡联保,辖17保;松坂乡联保,辖7保;囊山乡联保,辖19保;坂后乡联保,辖13保;石东乡联保,辖27保;霞源乡联保,辖11保;黄石镇联保,辖22保;东花乡联保,辖11保;东邹乡联保,辖10保;惠山乡联保,辖6保;沙郑乡联保,辖6保。
第三区驻新县,辖10个乡镇联保,共77保。新县乡联保,辖10保;瑞东乡联保,辖10保;广宫乡联保,辖5保;庄边乡联保,辖14保;岐山乡联保,辖5保;白沙乡联保,辖5保;澳柄乡联保,辖5保;下冲乡联保,辖5保;萩芦乡联保,辖9保;南坛乡联保,辖9保。
第四区驻霞皋,辖18个乡镇联保,共149保。濑溪乡联保,辖11保;云峰乡联保,辖9保;华亭乡联保,辖10保;濑柳乡联保,辖6保;长寿乡联保,辖9保;西郊乡联保,辖9保;东沙乡联保,辖6保;蔡厝乡联保,辖7保;何寨乡联保,辖6保;东岭乡联保,辖8保;东埔乡联保,辖9保;沟美乡联保,辖9保;善郊乡联保,辖8保;锦墩乡联保,辖7保;梧塘镇联保,辖8保;南门乡联保,辖8保;霞林乡联保,辖9保;霞皋乡联保,辖10保。
第五区驻澄岐,辖13个乡镇联保,共105保。澄岐乡联保,辖9保;土头乡联保,辖6保;北石城乡联保,辖10保;平海乡联保,辖4保;江西乡联保,辖7保;石塘乡联保,辖9保;许厝乡联保,辖8保;南山乡联保,辖9保;前沁乡联保,辖10保;草丘乡联保,辖9保;北高镇联保,辖8保;榄石乡联保,辖10保;美庄乡联保,辖6保。
第六区驻西园,辖13乡镇联保,共121保。西园乡联保,辖10保;东郭乡联保,辖10保;笏石镇联保,辖6保;二十八乡联保,辖9保;仑头乡联保,辖10保;华石乡联保,辖10保;东梧乡联保,辖12保;马前乡联保,辖12保;东吴乡联保,辖9保;岳秀乡联保,辖9保;西埔乡联保,辖6保;莆禧乡联保,辖8保;湄洲乡联保,辖10保。
民国28年(1939)9月,国民政府颁发《县各级组织纲要》。实施新县制,联保名称撤销,复称乡镇,整编保甲,全县设6区、4镇、45乡、540保。
民国29年6月,省划南日岛归莆田县,设第七区,辖东山、西山二乡。
民国31年,根据省政府《福建省县政府分区设署实施办法》,全县设4个区署和五个县政府直辖乡镇。
民国32年十月,撤销区建制,全县所辖乡镇进行调整,设2镇、30乡、394保。其中:城厢镇(甲级)辖13保;延寿乡(甲级)辖13保;熙宁乡(甲级)辖14保;涵江镇(甲级)辖13保;仁德乡(甲级)辖13保;梧塘乡(乙级)辖11保;望江乡(乙级)辖10保;囊山乡(甲级)辖13保;兰溪乡(甲级)辖13保;壶山乡(甲级)辖13保;灵川乡(甲级)辖11保;笏石乡(甲级)辖14保;醴泉乡(甲级)辖15保;西园乡(甲级)辖14保;莆禧乡(甲级)辖11保;北高乡(丙级)辖7保;江口乡(乙级)辖11保;待宾乡(乙级)辖10保;东华乡(甲级)辖13保;黄石乡(甲级)辖13保;游洋乡(甲级)辖14保;夹漈乡(甲级)辖14保;待贤乡(乙级)辖10保;濑溪乡(甲级)辖13保;华亭乡(甲级)辖14保;常太乡(甲级)辖15保;前沁乡(甲级)辖9保;山前乡(乙级)辖10保;埭头乡
(甲级)辖16保;平海乡(甲级)辖15保;湄洲乡(丙级)辖6保;南日乡(乙级)辖14保。
民国34年,设12镇、8乡、379保、5536甲。其中:城厢镇,辖29保、389甲;涵江镇,辖28保、372甲;江口镇,辖24保、340甲;梧塘镇,辖21保、282甲;渠桥镇,辖21保、294甲;黄石镇,辖27保、395甲;笏石镇,辖28保、391甲;北高镇,辖23保、331甲;华亭镇,辖16保、320甲;忠门镇,辖25保、423甲;埭头镇,辖19保、318甲;望江镇,辖10保、150甲;游洋乡,辖14保、206甲;常泰乡,辖17保、225甲;待贤乡,辖10保、155甲;庄边乡,辖17保、229甲;平海乡,辖15保、224甲;灵川乡,辖15保、228甲;南日乡,辖14保、174甲。湄洲乡,辖6保、90甲;
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析埭头镇为埭头、武盛2乡。全县计设21个乡镇、辖386保、5716甲。
民国38年1月,根据省政府《福建省各县设置区署办法》和《福建省各县政府区署组织规程》,县政府在新县、前下(今东峤乡)两地设区署。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