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港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2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港口
分类号: F552.757
页数: 4
页码: 160-163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三江口港和涵江港是福建兴化湾的两大海港,历史悠久,曾是福建对外通商口岸。
关键词: 三江口港 涵江港 对外通商口岸

内容

一、海港
  三江口港 该港位于兴化湾西部湾顶木兰溪与涵江汇合口的新浦村,水路至上海549海里,至福州109海里,至秀屿港54海里,至泉州93海里,至厦门191海里。公路至涵江3公里,至莆田17公里,至福州98公里,至泉州105公里,至厦门207公里。港区水域从三清宫渡口前起至港口东侧码头止,长1500米,宽120米,面积18万平方米,可利用岸线150米。锚地3个:浮码头下游锚地面积0.8万平方米,水深7米,可泊1000吨级船舶1艘;浮码头前锚地面积0.7万平方米,水深6米,可泊500吨级船舶1艘;浮码头上游锚地面积0.7万平方米,水深5米,可泊500吨级船舶1艘。港内避风能力11级。该港有2个附属港区,一个是美尾区,距三江口港1公里;另一个为港口上游1.5公里处的桥兜区,计共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港内自木兰溪河口至500吨级浮码头下游100米处有一深槽,长500米,宽120米,水深5~9.2米。5米等深线平均距岸30~40米,适宜锚泊大吨位船舶,水上过驳锚地3处。
  清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和福州、厦门、泉州、三都澳列为福建五大港口。光绪十一年(1885年)停泊过乌槽大帆船。光绪二十二年,日本纪摄丸号轮船进港后,外轮接踵而至。宣统初,三江口直接与宁波通航。民国3年,进之与上海通航。民国9年,又远与大连、营口通航。民国27年广东汕头沦陷后,闽粤沿海中外通商只有三江口一港。是时,轮船进出如梭,“货物堆积,殆无余地”。1950年,尚有外国轮船入港。1958年后,只有千吨级国内轮船通航。1979年12月,该港恢复外贸运输业务。1982年,建成500吨级浮码头1座。1985年,被列为湄洲湾港的中转疏运港,其航线通及香港、汕头、厦门、福州、宁波、温州、定海、瑞安、镇江、南通、上海、大连、烟台以及东山、平潭等地。1987年,交通部拨款新建2个500吨级杂货码头,年吞吐能力15万吨,有8吨电吊2部,3吨汽车吊和叉车各1部,仓库800平方米,堆场2000平方米;还建有300吨级油码头1座,输油管线100多米。1993年,涵江区拨款在杂货码头上游增建300吨级客运码头1座,承担涵江至南日岛的客运业务。1994年,该港吞吐量29.89万吨,是涵江区主要的水上运输门户。
  涵江港 涵江港又称端明港,位于涵江市区南侧,该港有港道2条,一条为海岑前港称前港,另一条是新开河港称后港。两港道汇合为主港道,港道在三江口与木兰溪相汇后,注入兴化湾。前港西起红旗闸,东至航标站,全长3000米,宽80米,水域面积24万平方米。后港东起涵中村林墩自然村,西至陡门头,全长1000米。涵江港水路与木兰溪开闸相通,内河顺木兰溪至仙游62公里;海道至三江口3海里,至秀屿港57海里,至泉州96海里,至福州112海里,至厦门194海里,至上海552海里。公路至三江口3公里,至莆田14公里,至秀屿35公里,至福州95公里,至泉州102公里,至厦门204公里。涵江港开港于宋朝。元代后期,曾兴盛一时的莆田县白湖港和宁海港逐渐荒废,涵江港则取而代之,成为莆田的主要通商口岸。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2年),该港盛极一时。清初海禁,涵江港一度衰微。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海禁渐开,涵江港随之兴起,该港海轮频繁航行于天津、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一带。清末,因三江口港对外开放,涵江港遂成海商聚集之地。50年代起,因该港航道年久失修,航运业务移向三江口港。1962~1966年,涵江港建有码头8个,其中客运码头1个,货运码头7个,全长330米,9个泊位,靠泊能力20~100吨。港口码头为浆砌条石重力式驳岸,港口装备有固定式起重机3台,翻斗车3辆,农用车3辆,载货摩托车7辆,胶轮车50辆,仓库17座。1987年,港口吞吐量3.83万吨,其中进口货物2.4万吨,出口货物1.4万吨。航线有至福清、至平潭、至高岐、至福州、至莆田沿海各港口。1994年,年综合通过能力3万吨。
  二、内河泊位
  境内的宫口港,位于涵江宫口内河,水域长400米,宽11米。民国21年(1932年),建成货运驳岸一段,长300米,前沿水深0.8米,10个泊位,可靠泊3~4吨级沟船。民国29年,建成长12米可泊5吨级的汽船码头1个。1990年,货物吞吐量1.8万吨,客运量4万人次。此后,内河淤积,航道受阻,加上内河运输渐被陆运取代,至1994年,宫口河泊位只有少量客货运输。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