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7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1
页数: 3
页码: 174-1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仙游县的栽培技术包括水稻、大小麦、甘薯和大豆的栽培,涵盖了播插期、育秧、插植、施肥技术和水管措施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仙游县 农业 栽培技术

内容

一、水稻栽培
  (一)播插期
  早稻 平原区在春分前后播种,谷雨前后插秧;山区在清明前后播种,立夏前后插秧。60年代后,采用塑料薄膜育秧,播种,插秧期各提早一个节气,插秧最迟不超过五一节。
  中稻与再生稻 山区中稻在谷雨前后播种,小满至芒种插秧。再生稻在3月中旬播种,采用塑料薄膜育秧,4月下旬插秧。1989年始,在象溪、游洋、石苍、钟山、社硎、西苑试种示范中稻再生稻。
  晚稻 山区晚稻在6月初播种,7月上旬插秧。连作晚稻,平原区迟熟纯晚品种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中熟品种在夏至前后播种,大暑前后插秧。早熟倒种春在7月中旬播种,插秧不超过立秋。
  (二)育秧
  水稻育秧方式主要有水秧、湿润育秧、烤水秧。水秧是传统的育秧方式,先把秧田耙平,施足基肥。稻种经催芽后播下,播幅1.5~2米,中间留沟,亩播种量100公斤左右,播后畦面淹水直至拔秧。还有湿润铲秧、卷秧,蒸汽温室育秧、旱播水浇法、旱播通气育秧、两段育秧、工厂化育秧等。
  (三)插植
  大田一般两犁三耙,犁细耙平后插秧。1949年前都是高杆品种,每亩插植不足1万丛。50年代中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推广合理密植。60年代,开始引种矮脚南特号品种。70年代初,推行“三改三化”,全面推广水稻矮杆良种,提倡小株密植。1978年以后,实现水稻杂优化,因其分蘖力强,增施肥料。
  (四)施肥技术
  1949年前,稻田施肥纯用农家肥,以人粪尿、厩肥、草木灰、火烧土等为主,部分用大豆、豆饼、花生饼做肥料。民国5年(1916年),始用进口化肥硫酸铵。传统的施肥方法有基肥、沾秧根、塞兜、中耕追肥。1949年后,水稻施肥技术不断改进,推广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因苗补施平衡肥,酌施穗肥,三要素合理搭配等。早稻采取攻头、保尾、控中间,中晚稻稳前、攻中、保尾的施肥法。1978年,开始推广全层施肥,球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80年代以后,推广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稻田使用除草剂(免中耕)及使用生长素调节剂、微量元素进行根外追肥等。
  (五)水管措施
  50年代以前,稻田灌溉为流水串灌。60年代以后,逐步改串灌为轮灌,插秧后寸水护苗,返青后浅水促蘖;够苗时搁田、烤田,孕穗期复水养胎,抽穗期薄水扬花,灌浆期干湿交替活熟至收割。
  二、大小麦栽培
  小麦在小雪至大雪之问播种,大麦在大雪前后播种,70年代以后,沿海平原区小麦迟熟品种提早在立冬播种,大麦仍在大雪前后播种。传统的播种方式是条播,一部分点播。种麦常用粪水、厩肥作底肥,火烧土盖种,种子进行肥育,用砷石拌种防地下害虫是仙游县农民种麦的传统习惯。70年代以后,基肥增施过磷酸钙、碳铵等速效化肥。大小麦一般中耕追肥2~3次,早施麦针肥,重施三叶肥,看苗补施平衡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抽穗后进行根外追肥。80年代开始,推广麦田化学除草,拔节期喷矮壮素防倒伏。抽穗期及时防治赤霉病、白粉病。播后,遇旱灌一次出苗水,拔节期控水蹲苗防倒,抽穗后清沟排水防浸渍害,养根保叶防早衰。
  三、甘薯栽培
  明代迄今,全县各地均有栽种甘薯。50年代以后,全县常年栽插5~7万亩。自谷雨至立秋前均可栽插甘薯。5月以前栽插的称为早薯,春大豆、花生、早稻收割后栽插的为晚薯,沿海还有一些越冬薯。甘薯育苗有薯块育苗,包括温床育苗和冷床育苗,还有藤蔓育苗。温床育苗以牛粪杂草等为酿热物并复盖薄膜,出苗多而快,冷床育苗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薯苗抗逆力较强。苗地前作以水稻甘蔗为好。每年在稻头薯田严格挑选种薯进行薯块育苗。薯苗经当年冬季育苗及第二年春季扩大繁殖后供大田用苗,具有繁育系数高又能保持甘薯的优良种性的特点,苗质优佳。
  70年代后,仙游县甘蔗主产区普遍推广“大畦薯”,采取“五改”措施:深耕改土,每亩客土掺沙400~500担,改低垄小畦为高垄大畦;改不施基肥为分层施包心肥;改劣种弱苗为良种壮苗;改斜插深插稀植为水平浅插合理密植;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四、大豆栽培
  全县常年种豆4~5万亩。春大豆,山区以清种为主,兼有果园间套种。平原区以蔗田间作为主。秋大豆有稻底豆、田埂豆、薯田间套种等。山区清种春大豆在“春分”播种,果园间套种的在清明前后播种。山区稻底豆在大暑播种,平原区田埂豆及薯田间套种在大暑前后播种。1956年后,开始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作基肥,再用火烧土盖种,施过磷酸钙要避免与豆种接触以防烧苗。第一次中耕时增施一些速效钾肥,有限结荚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耐肥品种在初花期酌施一些氮肥。90年代开始,大豆推广使用多效唑,在初花期根外喷施,能控制徒长明显增加结荚数。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