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006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1

内容

一、本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原则,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相统一。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
  二、本志为第一届《莆田市志》的续志,记述地域与前志相同。记述时限一般上起1991年,与前志下限相接,下讫2005年。部分有因果关系的人和事,时间适当上溯或下延,有些事项由于前志未记述到下限时间,本志适当前伸衔接。
  三、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诸体裁,辅以其他体裁,并以志为主。全志为分篇平列式结构。概述置于前首,统摄全书,大事记纵述事物,以明时序脉络;设主体专志28篇,篇下设章、节,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志前置地图、彩照,表格随文插入,篇末为附录、编后记等。
  四、本志除记述界定时间范围内的事物外,对首届修志中重大事件,或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在大事记或有关篇章中重提。对首届修志中遗漏的事物,或是随事物发展其内涵与外延有变化的,采取补遗与考订等办法,视具体情况在篇下设章节或在附录的补遗中设项记述。全志统一在篇下或章下设无题概述,简述事物的发端及首届编写情况,进行有机延连,确保事物发展的连惯性。
  五、本志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概述夹叙夹议,全书用第三人称记述。行文按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5年5月下发的《福建省第二轮市、县(市、区)志书编纂的行文规范》记述。
  六、本志所用数据以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一部分选用职能部门核定后的数据。
  七、本志人物篇采用传、表形式记述,坚持“生不立传”原则,收入在本志界定时间内对国家或地方有较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莆田籍人物,也兼收对莆田有重大贡献或影响的客籍人物,对第一届修志时未收或漏收的予以补修,按传主生年先后为序排列。“表”收录范围:厅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烈士英名及莆田市荣誉市民。
  八、本志资料来源于各级档案、新旧志书及有关报刊、书籍,经鉴别、核实后载入,一般不注明出处。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上册》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