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黄家兄弟两高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49
颗粒名称: 7 黄家兄弟两高僧
分类号: K820.7
页数: 8
页码: 27
摘要: 本文描述了莆田市风云人物黄家兄弟两高僧的介绍。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人物

内容

唐代,莆田延寿里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巷自然村)人黄文矩和胞弟黄耽章在父母逝世之后,舍家宅为佛寺(即国欢寺)。兄弟二人先后出家,又均成为著名高僧。
  文矩,字崇法,法号涅槃、辟支,谥妙应禅师,于唐大中六年(852)创建石室岩精舍。传说妙应曾在石室岩驯伏两只老虎,因此人称石室岩为伏虎岩,妙应为“伏虎祖师”。中和元年(881)妙应在囊山之麓创建延福院,光启二年(886),闽王王审知闻知妙应的异迹道行,奏请唐廷,升院为寺,禧宗赐匾,称“囊山慈寿禅寺”。妙应“性通九流之门”,精研医术,又善相地脉,著有《博山经》。光化元年(898)圆寂后,宋崇宁三年(1104)加封为 “圆智大师 ”。
  妙应俗家胞弟耽章(840~901),字崇精,法名本寂,幼习儒学,19岁出家福清灵石山,25岁受具足戒。后来主要在江西抚州曹山修禅,与洞山良价禅师同创南禅一派,世称曹洞宗,耽章也被尊称为曹山本寂禅师,著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传世。

知识出处

莆田史话

《莆田史话》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悠悠之莆域——沧桑演变 开莆来学;唐代之莆田——鸿基始奠 望族初兴;清代之莆田——民生多艰 豪杰并起;民国之莆田——革命潮涌 迎接曙光等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