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莆田木材产业发展新趋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02
颗粒名称: 四、莆田木材产业发展新趋势
分类号: F307.2
页数: 4
页码: 385-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改革开放后莆田木材产业发展新趋势,内容包含了积极拓展木材产业链,向高端名贵木材经营方向发展,积极拓展木材原料产地,积极向木材相关产业链拓展,不断拓展其他投资领域,创办进口木材加工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新时期 木业发展 莆田市

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长期保持暴利,更不可能长盛不衰,木材行业也是如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竞争不断加剧,木材行业利润开始下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莆田木材帮寻找新的出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莆田木材帮开边陲始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努力拓展与木材相关的新行业。
  (一)积极拓展木材产业链
  随着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依靠信息不对称和垄断地位来获取暴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随着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日趋成熟,进入木材行业的资本日益增多,在资本平均利润作用下,中国木材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了。于是,莆田木材帮开始向木材产业链拓展。
  一方面,积极拓展木材上游业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莆田木材商开始向木材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拓展伐木业。如莆商张文顺于1995年赴俄罗斯承包林区,直接从俄罗斯伐木商手上购买了砍伐手续,自己组织伐木队上山作业,很快就发展成为国外木材批发商。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莆田木材批发商。同时,莆田“木材帮”还具有其他木材商不曾有的优势,即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结算必须开设美元账户,通过国家外汇兑换结算,手续繁琐,耗时费力,成本增加。但莆田木材商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他们在茶余饭后之间就可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甚至一个电话就完成了国际贸易结算,既快捷又可靠,这是其他木材商无法想象的结算方式。这些天时地利人和,既保证了莆田木材商国际贸易的巨额利润,又将其他木材商拒之门外。同时,除了开发中国北部邻国的木材市场外,莆田“木材帮”还大举进军东南亚各国,如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以及非洲各国。不少莆商出巨资买断了东南亚各国和非洲各国的部分林区,在国外组建伐木队,将国外木材源源不断地运进中国境内。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外伐木业是莆田“木材帮”生意中更隐秘的层面,也是获取暴利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莆田木材帮已经在东南亚各国、非洲,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建有伐木场和伐木队,生意拓展到欧洲、非洲、南美洲等国,造就了不少跨国公司和国际经销商。
  另一方面,莆田木材商不断向木材深加工行业拓展。如果说当初到邻国去寻找林源是被迫的,那么当莆田木材产业发展到第三阶段时,莆田木材商则是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到更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去寻找木材资源,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木材运回国内,加工制作成木业成品之后,又贩卖到国外。这一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莆田木材商已经走向成熟,展现了莆田木业产业的发展后劲和广阔前景。特别是近几年来,莆田木材商已经将目光盯在北美洲和南美洲,把生意做到了太平洋彼岸。如莆田市木材协会会长吴金良创办的“莆田市宏龙木业公司”,其生产原料全部取材于美国阿拉斯加山脉的原始森林,将进口木材进行蒸煮、刨切、贴面、双端铣等10多道加工工序,制作成美观、耐用、环保的实木门、木地板和家具等,然后通过湄洲湾黄金水道输出,销售到美国和欧洲市场,成为“两头在外”的木业企业。还有莆田木雕、古典家具所使用的檀香木、花梨木、紫檀、酸枝、鸡翅木等名贵木材,大多来自越南、老挝、缅甸和非洲各国,而相当一部分木雕家具又销回东南亚各国。目前莆田木材商正在大力拓展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国际木材源地和木业市场,不断提高国外木业市场的占有率。
  (二)向高端名贵木材经营方向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期间,莆田“木材帮”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普通建筑木材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即主要靠庞大的从业队伍和销量等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名贵木材需求量日益增多,一些头脑灵活的莆田商人洞察商机,迅速向高端木材经营方向转型。在莆田“木材帮”中,北京永辉木业董事长陈雪峰是最早从普通木材向名贵木材转型的商人之一。1995年,国家民航总局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京瑞大厦”,当时北京名贵木材奇缺,总承包商找到了陈雪峰,双方签订一份上亿元的名贵木材供应合同。陈雪峰承接京瑞大厦木业项目之后,开始从东南亚、非洲等地大量进口名贵木材,一举成功,获得丰厚利润。现永辉木业每年销售额在4个亿左右,成为北京三家专营进口名贵木材的企业之一。在永辉木业的带动下,莆田“木材帮”纷纷转型经营名贵木材,在北京东坝名贵木材市场中有1000多户商家,其中大部分是莆商经营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了200亿人民币,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名贵木材市场。同时,在广东、上海、沈阳、南京等地,也有不少莆田人经营的名贵木材市场。近几年来,莆田的木雕、古典家具等行业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名贵木材的大量进口。
  (三)积极拓展木材原料产地
  进入21世纪之后,在莆田“木材帮”的长期“搬运”下,中国周边国家的木材资源日渐枯竭,尤其是制作家具的硬质木料更加短缺,寻找新的林源产地成为莆田“木材帮”能否继续垄断中国木材市场的关键所在。于是,莆田“木材帮”一边继续扩大中国周边国家的伐木场,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另一方面,莆田“木材帮”又将目光盯向更遥远的南美洲和北美洲,到美国南部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原始森林开发新林源。
  由于北美洲气候寒冷,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是寒带针叶林生长的最佳环境,加上北美洲地区人烟稀少,少有砍伐,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材质结实厚重,木纹美丽,密度大,材质优,是制作高档木质家具的理想材料。近几年来,莆田的木业企业开始从北美洲大量进口原木,经过除害处理并加工成木作家具,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国。如“莆田市宏龙木业有限公司”、“永辉木业有限公司”、“三山木业有限公司”、“东正木业有限公司”和“瑞祥安古典家具公司”等木业企业,每年从国外进口木材数额达100多亿元,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莆田市从国外进口各种木材进口已经超过了200亿人民币。
  (四)积极向木材相关产业链拓展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各国大量砍伐林木,木材资源日渐短缺,市场竞争加剧,利润日趋平均化,不少莆田木材商的资本逐渐淡出木业行业,开始向新的行业投资。一方面,大力拓展与木材相关的行业。如家具、装修材料、木雕等,莆田的古典家具、实木门、木地板、木雕工艺品等,都成为莆田“木材帮”转型的主要方向。特别是“仙作”古典家具的迅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名贵木材。另一方面,莆田“木材帮”陆续向建材行业发展。有不少木材商转行经营建材生意,如秀屿区忠门王厝村的王子龙,1980年初到北京创业,从经营木材起家,事业成功之后创建了北京中通恒基集团,旗下拥有“中通国际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北京百子湾钢材批发市场”等多家建材公司,资产逾20亿元,年总销售额达35亿元,涉及地产、建材、汽车、家居、花卉等领域,仅钢材销售就占北京钢材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同类民营企业中排行第一。还有天津的唐承锋、唐承宁两兄弟,从经营木材起步,发展到钢材批发,“蛋糕”越做越大,年营业额已达10亿元人民币,成为津门钢材大户。
  (五)不断拓展其他投资领域
  莆田“木材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除了维持木业产业外,大多数木材商开始向其他领域发展。如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总会长陈春玖,先后创办了通厦小营环岛建材城、通厦西三旗花卉汽车建材综合市场、通厦立水桥家居广场、通厦康达商贸广场、北京通厦北苑商业广场、通厦·公元99商业广场、通厦重庆塔耳门申奥城等,经营范围涉及地产、汽车、建材、家居、电器、花卉等领域,成为一个多元化投资的现代集团企业。不少莆商从经营木材起家,事业成功之后,积极拓展其他行业,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电子商务、项目投资、物流仓储、金融债券、国际贸易等。如北京福建木业商会的会长陈雪峰,除了经营木材贸易外,还创办了北京中腾时代投资公司,涉及建材、酒家、房地产业和钢材制造行业等。尽管目前莆田“木材帮”的木材销售额仍然居全国主导地位,但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已经异军突起,相当一部分莆田木材商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木业产业。
  (六)创办进口木材加工区
  随着国内木材的日渐短缺,进口木材大量增加。国家为了防止国外森林病虫害传入中国,对进口木材要求十分严格,凡是从寒带地区进口的带皮圆木,都必须作薰蒸处理,至少要到第三方(日本、韩国)作检疫除害处理之后才能入境。这样每进口3万立方米木材费用就要增加100万元,同时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而莆田拥有湄洲湾天然良港,具备了大量进口木材的交通条件,莆田“木材帮”看准了进口木材处理加工的商机和前景,于2003年联名向莆田市政府建议,希望能在莆田沿海创建一个进口木材熏蒸基地,以解决进口木材处理问题。这个设想得到地方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同意莆田市在秀屿港建立木材检验检疫除害区。
  同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莆田市秀屿区建立木材贸易加工区,作为秀屿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配套项目。2005年,国家林业总局、税务总局、中国海关等六部委联合批准秀屿港为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示范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木材薰蒸、加工和贸易集散基地。
  2006年1月,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在莆田市秀屿区建设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从而为莆田木业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2008年5月,国家质量总局与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签订《议定书》,规定莆田秀屿港为中国进口加拿大BC省原木的唯一输入口岸。同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又与美国农业部签订协议,规定凡从美国阿拉斯加出口到中国的原木,必须从福建莆田秀屿港入境,在当地进行薰蒸处理后才能销售到全国各地。莆田秀屿木材加工区规划面积20000亩,首期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最大的木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中国首个海港口岸进口木材处理区。
  莆田秀屿国家木材加工区的创建与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南方各省木业发展的原材料瓶颈问题,对于保护中国森林资源和推动东南沿海各省的木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莆田秀屿国家木材加工区已入驻木业企业37家,总投资58亿元,其中外资企业6家,已投产企业26家,大型企业20多家。如中通恒基有限公司、海宏木业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海神木业有限公司等,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等世界著名木材商,纷纷落户秀屿木材加工区,累计签约项目98个,总投资79.6亿元人民币。据2011年统计,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区进口原木达130多万立方米,实现产值近20亿元。利用秀屿港搭架起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和加工贸易这一平台,为莆田“木材帮”的国际化经营铺平了道路,也为莆田木业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子龙
相关人物
张文顺
相关人物
陈雪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