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莆田乡镇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86
颗粒名称: 三、莆田乡镇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新时期莆田乡镇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内容包含了一是从乡镇企业的管理层到地方各级政府急于求成,二是一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投入少,设备简陋,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差,三是乡镇企业市场信息预测能力较差。四是乡镇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型经营企业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新时期 乡镇企业 莆田市

内容

莆田市乡镇企业发展之所以出现三起三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乡镇企业的管理层到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情绪。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莆田乡镇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便出现了人为的推波助澜,一味地追求产值和数量,造成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导致一些乡镇企业投产后没效益,甚至未投产先倒闭。二是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投入少,设备简陋,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差,一旦经济发生波动,乡镇企业首当其冲。三是乡镇企业市场信息预测能力较差。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变化频繁,而大部分乡镇企业是投资周期较长的种植业,市场信息预测能力弱,投资盲目性大,经常出现产品滞销。四是乡镇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型经营企业,劳动力素质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莆田轧钢行业,20世纪80年代期间曾经风火了一阵,“1983年10月,投资80万元的莆田市拆船厂建成投产后,莆田市的小型轧钢厂达21家,年生产78万吨小型钢材。......主要企业有莆田市拆船厂、涵江金属材料厂、仙游铁合金厂。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小型轧钢厂,规模较大的有仙游榜头镇4家轧钢厂和江口镇华侨轧钢厂”。①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全国各地轧钢行业迅速发展,莆田各乡镇的轧钢厂因质量低劣,失去市场,纷纷倒闭。五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莆田乡镇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天生不足,在新旧体制转型期间这些缺陷暴露还不充分,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乡镇企业的各种缺陷迅速暴露出来,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破解,最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被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所取代,莆田乡镇企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逐渐淡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附注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333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