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5020230000838
作品名称: 福清寺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914.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B947.57
主题词: 佛教-寺院

作品简介

福清寺位于北峰街道招丰社区。五代时期(907—960年),高丽僧人玄讷禅师在翠屏山麓弘扬佛法,泉州刺史王延彬为之建寺,规模宏大(其放生池即今坑美的放生潭)。后毁于战乱。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废。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御史陈庆镛重建三进主殿及厢廊。 民国时期,寺院一度荒废将倾。民国34年(1945年),寺住持菜姑傅福定募款重修佛殿。1988年,新加坡常凯法师赞助重建第三进,并于其上建楼房。 现存建筑风格为清代形制,坐南朝北,三进,由山门、两厢、拜厅、大殿和后殿组成,寺前有石埕和砖石围墙,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屋顶燕尾脊。 1991年,在该寺右边建常凯长老纪念塔。塔身嵌有镌刻常凯长老生平事迹石刻。1992年,福清寺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有比丘尼2人、菜姑3人。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