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5020230000199
作品名称: 城隍庙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26.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后周显德三年(956)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城隍庙:在凤城镇大东街,县实验小学内,县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迄今一千多年,其间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南向,原为五进庭院,今仅存三进。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式,抬梁架,彻上露明造。庙中原悬挂历任县令匾额,抗战时期,为国民兵团副团长丘秋星毁弃殆尽。第一进与第五进,于1958年与1986年先后为县教育部门拆除建宿舍。据台湾《中寮安溪城隍庙沿革志》载:安溪城隍庙自清初在台湾传衍至今,其庙宇已达222座之多。是台胞寻根谒祖和研究安(溪)台(湾)关系史的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人物

丘秋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