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鸡啼糊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3180
专题名称: 舂鸡啼糊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899.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昔时,沉洲等地村民生活贫困,尤其是连年洪水,泛滥成灾年份,更是五谷歉收,民不聊生。一日三餐薯头糊(甘薯渣晒干后再浸水),每天天未亮(鸡啼时分)就要起床在对臼前排队等待舂薯渣当饭充饥,因名“舂鸡啼糊”。臼舂时,先把甘薯洗干净,然后采用手工在磨糊梆上来回搓磨成浆,用清水冲洗过滤甘薯粉后剩余的渣,晒干,再放在对臼里打碎掺水成糊。煮鸡啼糊时,为照顾一些年幼体弱多病者,人们常把小量大米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放入鸡啼糊内一起煮食,是为“袋子粥”,食时打开纱布袋倒在碗里即可。此俗今已不存。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