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2542
专题名称: 甘薯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070.pdf
专题类型: 物产
产量: 1989年,南安县全年种植早甘薯2.35万亩、晚甘薯9.59万亩,收获鲜薯18多万吨,折合稻谷3.61万吨。1998年,种植早甘薯2.61万亩、晚甘薯9.5万亩,产量4.57万吨。2008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7.15万亩,总产量2.49万吨。

专题描述

1989年,南安县全年种植早甘薯2.35万亩、晚甘薯9.59万亩,收获鲜薯18多万吨,折合稻谷3.61万吨(5千克鲜薯折合1千克稻谷,下同)。当年全面推广官桥镇曙光村创造的甘薯栽培新技术,同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运用新技术平均亩产增长一成多。 1994—1997年,引进金山57、岩薯5-7、台薯66等新品种,推广种植3.5万亩。 1998年,种植早甘薯2.61万亩、晚甘薯9.5万亩,产量4.57万吨,面积与产量为历年最多。 1999年起,推广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至2008年累计运用该项技术种植34.5万亩,增加产量2.2万吨。 2001年,引进岩薯5号、湘薯75-55、龙岩3号、金山25等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00亩。 2002年,耕地面积600多亩的洪濑四都甘薯种植场创办。该场总结出“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足基肥、不追肥”的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了甘薯品质和种植效益。2005年,该场生产的甘薯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2008年,官桥镇曙光村成立全市第一个“甘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民进一步改进甘薯栽培技术,注重提高甘薯的品质,提纯优化“新种花”“自选红”等老品种,引进“泉薯9号”“金山630”“山东红”等新品种。曙光种出的甘薯因口感香甜又独特而供不应求。 2008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7.15万亩,总产量2.49万吨。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