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2541
专题名称: 水稻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069.pdf
专题类型: 物产
产量: 1989年,全县种植早稻25.7万亩、晚稻24.84万亩,产量共17.99万吨;种植中稻0.71万亩,产量0.24万吨。1993—1995年,全市种植水稻面积稳定在早稻25.8万亩、晚稻25万—25.2万亩、中稻0.85万—0.9万亩之间。1998年,种植早稻25.85万亩、晚稻25.23万亩,产量共20.42万吨;种植中稻0.91万亩、产量0.31万吨。2000年,种植早稻23.85万亩、晚稻24.56万亩,产量共19.06万吨;种植中稻0.82万亩,产量0.28万吨。2008年,种植早稻21.19万亩、晚稻18.27万亩,产量15.47万吨;种植中稻0.56万亩,产量0.20万吨。

专题描述

(一)种植面积 水稻是南安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山区、半山区、平原、沿海均有种植。1989年,全县种植早稻25.7万亩、晚稻24.84万亩,产量共17.99万吨;种植中稻0.71万亩,产量0.24万吨。水稻播种面积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以上。 1993—1995年,全市种植水稻面积稳定在早稻25.8万亩、晚稻25万—25.2万亩、中稻0.85万—0.9万亩之间。 1998年,以稳定耕地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为主线发展粮食生产,全市种植早稻25.85万亩、晚稻25.23万亩,产量共20.42万吨;种植中稻0.91万亩、产量0.3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历年最多。 1999年后,由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经济建设占用耕地增加,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0年,种植早稻23.85万亩、晚稻24.56万亩,产量共19.06万吨;种植中稻0.82万亩,产量0.28万吨。 2008年,种植早稻21.19万亩、晚稻18.27万亩,产量15.47万吨;种植中稻0.56万亩,产量0.20万吨。 (二)推广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杂交水稻。 1989—1994年,杂交水稻从小范围种植试验发展到大面积推广种植。1994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9.62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18.2%,平均亩产384.4千克,比常规品种单产增长8.01%。 1998—2000年,主要引进推广“两优培九”“D优527”和“Ⅱ优明86”等良种。 2001—2005年,主要引进推广特“优航1号”“D奇宝优527”“Ⅱ优航1号”和“特优627” 2006起,引进推“广甬优6号”“天优3373”“广优明118”和“宜优673”等品种;示范推广超级稻4.5万亩。 2007年,早中晚三季共种植杂交水稻16.07万亩,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37.4%。 2008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6.5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1.3%。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