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鲤城区大寿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2326
专题名称:
鲤城区大寿习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22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泉州民俗男女年到50岁,才称上“福”,可举行庆寿活动。以后每逢10岁,可举行一次寿庆,一般做“9”不做“10”,如49岁做五秩大寿,59岁做六秩大寿……。一般老父母健在,本人不举行寿庆。 寿辰前夜,举行家宴,子孙团聚一堂,为老人添寿,俗称“暖寿”。寿庆日子,家中张灯结彩,贴红寿联。设寿堂,挂寿星图或金字红寿幛,摆寿面、寿蛋,点蟠龙大红烛。清晨,子孙点烛拈香,敬天地、祖先后,请寿星端坐堂上,依次行礼祝寿。午设寿宴招待亲友,菜中必有寿面、全蛋。富户还请乐队笼吹,雇戏班演戏。女、婿、孙女、孙婿须备寿烛、礼炮、寿面、寿蛋、猪脚、酒和滋补品,以及寿星衣服鞋帽前来祝寿。亲友送寿礼,多为寿烛、礼炮、寿幛、寿联、寿屏、寿匾或贺金,甚至送交椅茶几、卧榻、屏风等。80年代,送贺金最普遍,更有送金寿桃、家用电器和新式家具的。 泉州人有乘寿庆之际,购棺材进家,备老人百年之后启用之俗,俗称“竖板(寿)”。“迎板”礼数极为郑重,全棺披红彩,棺首插金花,红甲吹前导,沿途燃放鞭炮。抵家,棺首向上、底朝外立于厅右,中贴红“福”(男)或“寿”(女)大字,边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联。寿木立定不得移动,直至老人去世。50年代后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庆之风一度敛迹。80年代,人民生活改善,长寿者增多,为老人庆寿活动复起,但礼仪简化,限于亲属,不搞大型寿庆活动。党政领导对高龄老人常登门看望,为他们祝寿。市区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每年9月10日教师节,都为70岁的退(离)休老教职员工举行祝寿活动。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