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家祭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86
专题名称: 安溪县家祭习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6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家祭包括家祭、墓祭和祠祭。家祭中又包括忌辰及每年的清明、中元节和除夕。墓祭即远祖、近祖墓较远者,每年由轮值者主办。墓祭本甚风行,而自60年代“破四旧”期间,墓地多无存,祭礼已无凭依而自消减。至祠祭,俗即祭祖,一般只主祭就位,跪,上香,奠酒献楮、献牲、读祭文、再拜、礼成。较有序的:(一)祭祖开始。(二)全体肃立。(三)主祭就位。(四)与祭者依次就位。(五)奏祭乐。(六)上香。(七)读祝文。(八)献爵。(九)献果。(十)献馔。(十一)献粢牲。(十二)行三鞠躬礼。(十三)焚祝帛。(十四)奏祭乐。(十五)礼成。祠祭礼毕,参与祭祀的子孙,共享胙肉(俗叫分三牲),有的在祠堂里饮宴,民间祭祖,多在立冬或清明,宗族祭远祖较多,子孙祭近祖的较少。本县湖头祭朴庵。赤岭祭朴翁、温泉祭朴斋(明时安溪三朴)和上苑、善益祭廖长官,都沿袭官祭仪礼,较为隆重,但随时境变迁,亦渐简化。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