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服饰习俗衣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28
专题名称: 安溪县服饰习俗衣着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5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代,官宦人家着清朝服(民国成立后,清服不见)清末民初绅商冬穿长袍、马挂;夏穿较浅或白色上衣,阔筒裤。民国都穿土布织的大裾式布纽的汉装;有的妇女穿花边纹条,出门加四幅裙,老妇逢喜庆还上着大红袄;20年代后,渐有外来的斜纹布,男装大裾式渐改为胸前平开的对襟汉装,妇女还多大裾,花边纹条渐不见,但穿棉苧布质的还不少。30年代后,已有外来机织布,县乡男装已出现中山装、学生装,学校着童子军服,西装和大衣,渐渐替代长衫和长袍,富家妇女还穿出旗袍。40年代,男学生有的着黑色或绿色的军训制服,女学生着上衣乌裙。抗战期间,民间出现旧料复制的棉土布和土苧布,且常见补衲的汉装。 1949年以后,中山装仍流行,但青年男女多着灰色、蓝色的列宁装、青年装、春秋衫、工作服等等,60年代,除中山装外多着绿色军装,民间尚有着汉装,而土布己不见。70年代以后,卡吱、的确凉、晴纶、呢绒等等机织布渐盛,出现各样款式的男女茄克衣、喇叭裤、套装、牛仔服等,女装且有直纽对襟衣、长短袖各式衬衣,半胸圆领衣,针织外套、蝙蝠衣、毛绒衣。个别男少年,还穿花衣花裤。90年代初,男女夏秋着短裤之风渐盛。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