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元宵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12
专题名称: 安溪县元宵节习俗
其他名称: 古称:“上元节”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各家又备牲醴,供“土地”,敬祖先。晚上,还要敬“床母”。全家会餐,吃“长命菜”。入夜,乡村普遍抬神佛随鼓乐、化装文娱队,参加“迎灯”。各家门口,燃焰桐杉堆或杉刺堆,给迎灯阵队一个个跳过,叫“跳火群”(有的地方只燃火堆,没跳火群)。上元节后,士农工商各行的人,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 龙涓山后村,上元夜公家备纸糊一“龙头”和一“龙尾”,中间由各家各户插上灯笼作龙身,全村只擎一条灯龙,灯龙越长,象征人丁越兴旺。蓝田进德村,传说早时上元迎灯夜,遭土匪抢劫,迎灯改在农历二月十五夜。从此,各家在过了年的正月初二日起,就各自制纸灯。糊出了龙、虎、鱼、虾、飞禽、走兽和象征丰收的萝卜、大薯、大芋等等式样繁多的纸灯。且都涂上松油,就是遇着大雨,也照常举行,形成迎灯长队,依照俗定路线,游遍全村,别具风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