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524
专题名称: 南音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96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音在安溪县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就有“千家罗绮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渡”的诗句。清康熙六旬万寿,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举荐南音祝典,荣赐“御前清客,五少芳贤”中的“五少”就有安溪的弦管先师李仪。南音活动在安溪非常盛行。民国时期,自发的南音组织就遍布山村角落,金谷的“田头谷,渊兜曲”成为人们流传的口头语。解放后,政府以及海外侨亲支持南音,拨物资资助添置乐器,聘师培养新秀,利用节日举办南音会唱。1985年统汁,全县有组织的常年性活动的南音小组达到73个。基础雄厚的凤城、蓬莱、金谷、湖头、长坑、官桥、龙门、西坪,还以乡镇建立南音研究社。安溪县于1986年10月,组织全县性的南音研究会,同时举行大会唱,海外的侨亲除给予支持赞助外,还组团回乡祝贺。现在全县拥有南音研究会会员300人。县文化馆馆长林振文、湖头镇的李笃坚还被吸收参加中国南音研究会。1985年起,安溪南音研究会经常组队参加泉州、厦门举办的南音大会唱,南音唱腔比赛。同时组织编写《茶乡好风光》、《茶山青》、《铁观音赞》、《清溪颂》、《荔枝谣》、《百里渠战歌》、《王厝二姐妹》等一批新南曲,参加地区新南音创作会唱获奖,有的还在电台演播。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