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499
专题名称: 钱币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603.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产地: 安溪县

专题描述

钱币 安溪建县之前于唐咸通五年(864),就有流通北朝天宝年间(550—559)的“天宝通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的“开元通宝”,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乾元重宝”,南唐铸“唐国通宝”和“大唐通宝”。宋太祖(960)铸“宋元通宝”和976年铸“太平通宝”。宋太宗至道元年(995)铸“至道元宝”、“咸平通宝”;宋真宗及宋仁宗年间所铸“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通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皇宗通宝”、“庆历重宝”、“嘉祐元宝”和“嘉祐通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当十钱,“元丰通宝”;宋哲宗年间所铸“元祐通宝”、“嘉熙通宝”和重宝,“景定元宝”、“绍圣元宝”和“绍圣通宝”、“元符通宝”;宋徽宗铸“崇宁通宝”、“大观通宝”自小平到当十,“政和通宝”和重宝,“宣和元宝”和“宣和通宝”;宋高宗铸“建炎通宝”、“绍兴元宝”;金人铸“正隆通宝”;宋孝宗铸“乾道元宝”、“淳熙元宝”、“大定通宝”;宋宁宗铸“嘉泰通宝”、“开禧通宝”、“嘉定通宝”、“大宋元宝”、“淳化通宝”;宋理宗铸“嘉熙通宝”和重宝,“景定元宝”。金代正隆二年(1157)铸铜钱“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元代铸“至大元宝”和“大元通宝”当十大钱。明太祖铸“洪武通宝”,明代还有铸“大中通宝”,明世祖嘉靖六年(1527)铸“嘉靖通宝”,穆宗隆庆四年(1570)铸“隆庆通宝”。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方孔钱到清末,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当五十的大于当百,当百的重于当千。咸丰钱大都称通宝,当四到当十的多称重宝,当百到当千的多称元宝。太平天国发行的钱币称“圣宝”等。78种类通宝、重宝或元宝,唐、宋、元、明、清一一相袭,未有大变。方孔钱铸币是安溪历史上主要货币形态,它为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作出很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产地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