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华侨茶果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688
专题名称: 北控华侨茶果场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709.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北控位于永春县东部,年平均气温19℃左右,适宜垦植。民国初,就有侨亲先后在这里垦植种茶。1953年,省侨委拨款4亿元(旧人民币)创办永春北磕华侨垦植场,安置星,马归国难侨24人。嗣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何香凝先后捐赠书画稿酬7千万元(旧人民币》作为生产基金。1955年,垦植场改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转为北硿华侨农场,陆续安置归国难侨86户223人。1960年3月至7月间,安置被印度尼西亚迫害的归国难侨共5批2500多人。是年,湖洋仙溪农场、永春茶场、竹溪瓷厂并入该场,定名为福建省永春北硅华侨茶果场。中央侨务委员会副主任方方两次到场检查安置工作。何香凝先后5次为茶果场题词作画,业赋诗.“一张拙画慰劳君,勉励归侨爱国心,万劫千辛归故里,劳动建设勇于人。” “文革”期间,该场亦受其害,有的归侨被诬为“特务”、“叛徒”,受到摧残。 北硿华侨茶果场下设东关,北硅,演口、小湖洋、龙坑、山城、金冬洋7个管理区。1962年,内碧,南村两个大队‘集体所有)划归该场管辖。1987年底,全场共7个管理区,2个行政村,1673户,人口5634人。有中学1所,小学和幼儿园各6所,还设有托儿所、卫生院、影剧院、广播站、图书馆等。场办工业有茶叶精制厂、食品厂、瓷厂、汽车修配厂和3座水电站。1987年,全场有茶园5322亩,产茶叶800。担,柑桔园3274亩,产量3.57万担,油茶1564亩。该场出产的闽南水仙和永春佛手先后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及美国等地。竹溪瓷厂的瓷器,远销伊拉克,南斯拉夫、新加坡,泰国等欧亚国家。1982年5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该场召开全国华侨农场茶叶生产座谈会。1984年10月被评为全国华侨企业科技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