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涌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255
专题名称: 上涌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448.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上涌街 清为“虎跳市”,有店铺10余间。民国10年,苏万邦起兵焚市。民国13年移建杏仁坪,称“杏仁街”。街长200余米,呈曲尺状,宽2米多,块石铺道,依地势高低以台阶式建店。直街建木构平屋,曲街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直至1978年卫生院迁新址后,杏仁街便变成纯住家。1958年,赤水至上涌公路建成,杏仁街西北面的公路两侧逐渐建设成上涌街,街长300米,宽20~32米。1987年,上涌乡邮电所至影剧院铺设混凝土半边路面,长240米,宽12米,形成3000平方米的墟场。街道两侧建有供销社、粮站、税务所、邮电所、食品站、木材站、工商管理所、农业银行营业所、信用社、文化站、企业楼、影剧院、医药商店、乡政府等。附近有中小学、卫生院、交通管理站、种籽站。1987~1989年,于东侧建新街,称“东街”。街道长235米,宽18米,两旁集资建设11幢砖混大楼,底层为门市。二层以上为套房,是乡级唯一的规范街道。上涌街处于刘坑、黄井、云路、三村交接处,人口集中,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西半片仅次于赤水街的集市。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