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晋江县生猪购销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4020220001149
专题名称:
晋江县生猪购销情况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609.pdf
专题类型:
美食
专题描述
1953—1955年,组织起来的小商贩共收购生猪196316头,比前3年小商贩收购的82268头增长138.6%。1955年2月,根据政府规定开始实行生猪派购政策。1956年国营商业迅速发展,开放自由市场。为了发展生产、服务生产,县食品公司发放生猪预购款30多万元。同年全县15个食品组,收购84885头。1957年强调“私有私养公助”,较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生猪生产略有增长,全年收购91487头。人年均供应猪肉6—7公斤。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方针,提倡公社办“万头猪场”、大队办“千头猪场”、小队办“百头猪场”,平调农民私养的猪来发展集体猪场。同年4月,晋江县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合并,部分农村食品购销站撤销,经营业务并入基层供销社。因业务繁重、人力不足而搞“突击收购”,影响生猪派购的落实和派购合同的签订,更影响生猪的收购、调运、检疫、检质等工作的开展,虽然收购67620头,但造成库存积压、掉膘、死亡等事故。 1959年夏,强调公养私养并举,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由于集体养猪管理不善,死亡率高,私养又受限制,加上粮食减产,饲料紧缺,造成生猪生产急剧下降。年底仅收购35139头,比1958年的67620头降低48.3%。当年调剂供应猪肉11万头,人年均供应猪肉3.54公斤。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收购量直线下降。3年间仅收购47283头,为1953—1955年3年总收购196316头的24%。其中1962年仅收购7377头,为1957年91487头的8%,是历来收购量最少的1年。由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生猪逐渐恢复和发展。1964年,年人均供应猪肉6.17公斤。1972年,收购再次下降为75761头。1977年国营、合作社再次分开,食品公司原来4个站14个组全部改为购销站。1977—1984年8年间,生猪收购出现年年增长的好势头。1985年国家取消生猪派购和奖售,实行议购议销,国营收购量明显下降。1985—1988年分别只收购54569头、44825头、38803头和27377头。由于经营肉食购销的个体商贩兴起,肉食市场繁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