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秆品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4020220001042
专题名称: 水稻矮秆品种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24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60年,紫帽农场率先引种早稻“矮秆南特”。至1962年,始引进“双矮”、“江矮”、“珍珠矮”、“二九矮”、“广场矮”等高产的中秆品种。1966年,全县中矮秆品种的种植面积89071亩(其中“矮脚南特号”31137亩,“珍珠矮”26538亩),占全县早稻总面积54%1970年降至53307亩。1971年全县早稻的矮秆品种的播种面积回升至102377亩,1974年达134871亩。 晚稻矮秆品种于1965年开始推广。1967年,仅“汀秋矮39号”全县播种面积就达1.9万多亩。1969年后又先后引进“赤块矮3号”和“包胎矮”等10多个品种,由于分蘖力强,产量高,所以到1974年晚稻发展到13.7万亩(其中“包胎矮”6万亩,“竹选”3万亩,“秋长”1.5万亩,“井泉糯”1.5万亩),以后又发展“晋南晚”和“晚秋矮”等一些品种。1976年以后,晚稻的矮秆品种逐渐被杂优取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