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中心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1810
机构名称: 双阳中心小学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6/001
起始页: 0609.pdf
起始时间: 民国27—28年(1938—1939年)

机构描述

民国27—28年(1938—1939年),双阳中心小学创办,位于双阳中学内,校舍原为高维国兴建的“同”字框的水泥平房,原名为福岭小学。教师3—4人,学生50多人,设高小班。1952年起,校长是公派的,教师全部由政府统一安排。20世纪60年代初,印尼排华,双阳作为安置归国侨胞的农场,兴办华侨小学1所,学生近300人。1963年,双阳学区成立。1966年,双阳学区从原来的两所小学扩展至5所,即双阳中心小学,前洋小学,坪山小学,南山小学,阳江小学,教师近60人,学生1300名左右,中心小学12个班级,每个年段2个班级,各分校都是单班。1976年,学生参加泉州市(县级)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均获得较好成绩,尤其是小足球。1979年9月,随着学校建设的资金与年俱增,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小足球特色凸显,赴上海参赛取得好成绩,为学校办出特色奠定基础。通过“四率”(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标的验收。1980年,为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学校加强硬件建设,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加扫盲。1996年,通过福建省“两基”检查组的验收。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