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文化馆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0673
机构名称: 安溪县文化馆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959.pdf
地址: 安溪县城东案牍庙内
前置机构: 安溪县民众教育馆
起始时间: 1952年5月

机构描述

文化馆的前身是民国23年10月成立的安溪县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馆址在城东案牍庙内。1949年9月县政府派员接管,“民众教育馆”易名为“人民文化馆”。1952年5月,文化馆正式定名为“安溪县文化馆”。配备馆长一名,馆员4名,上属政府文化部门领导,并在湖头、蓬莱、官桥3个文化发达的地区建立区一级文化站。1958年,“大跃进”浪潮促进文化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红旗馆”四馆合一,15个公社先后建立文化站。1961年国家经济进入暂时困难时期,文化发展濒临低潮,15个文化站下放12个,1962年才逐步恢复建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文化馆站遭到冲击,暂时撤销。1969年10月拼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9月与剧团、电影公司合并为安溪县文化站。文化馆直至1972年11月才重新恢复。基层文化站于1973年至1974年才分两批恢复。以后馆站便步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过去,文化馆长期处在一个“馆无定址”状态,曾在县城南街、原“中山纪念堂”东西楼、县总工会、影剧院等八个地方寄居。1984年至1989年,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现在已建成有2000平方米的大楼一座,并且辟有歌舞厅、录像厅、文化服务部、美术室、音乐室、阅览室、摄影室、办公室配套设备。拥有文学、音乐、美术、摄影、戏剧等各方面人才15名,其中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的5名。文化馆长林振文1990年还荣获过“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文化馆长”光荣称号。基层文化站至1990底有21个,其巾湖头、蓬莱、官桥系国办站,9个乡镇建立文化中心,余者为民办公助文化站,配备专职干部10名,招聘干部2名,民办公助人员7名。蓬莱、官桥、芦田、金谷、西坪新建了文化站址,都有阅览、康乐、游艺等阵地。1986年文化馆被评为全省优胜馆,1988年,文化馆被确定为全市“芳草”计划试点。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振文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