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牳林经营所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0168
机构名称: 牛牳林经营所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296.pdf
地址: 永春县西南部曲斗与坑仔口接壤处

机构描述

位于永春县西南部曲斗与坑仔口接壤处,因地处牛牳林山而得名。 牛牳林原有原始天然林3615亩,本为福鼎,景山的族有林,1952年依照《土地改革法》有关规定划为国有林。1961年,以下洋至一都公路为界,路南以牛牳林为中心,包括一都、横口、坑仔口,玉斗、曲斗的大部份约50万亩天然林划为禁区进行保护。1964年,省林业厅决定成立国有林牛牳林经营所,经营面积3615亩。1969年与溪塔伐木场合并,改称溪塔经营林场。1979年,溪塔经背林场解体,恢复原来的两个单位,并以长汀溪为界,溪南划归牛牳林经营所,面积扩大为7975亩,其中原始天然林2467亩,人工杉木林4863亩,其它645亩,森林蓄积量2.86万立方米。分设牛辑林工区、前进工区和桥头护林组。1987年经营总面积达8099亩,其中天然林787亩,毛竹林1658亩,经济林272亩,用材林4993亩,未成林造林地28亩,宜林地97亩,非林地189亩。森林蓄积量5.14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4.31万立方米,人工林0.83万立方米,毛竹19万支。 牛牳林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是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毛竹林,马尾松林及人工杉木林的多种植被区,生态系统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已逐步发展成为闽南地区阔叶树种种源基地和科研基地。南京林学院、福建林学院、福建林校、晋江地区林业局等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多次到牛牳林区考察。初步查清有植物120科292属378种,其中青钱柳,半枫蘅,水松,火力楠,厚斗栎、红锥,深山含笑、观光木,黄樟,幼叶香桂、阳香、紫楠,刨花楠、建楠,檫树,福建樱花、木荚红豆树、闽鄂山茶、野桂花等属珍贵树种,特别是青钱柳、半枫荷,水松在福建已很少见,有野生兽类22种,鸟类36种,其中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灵猫、小灵猫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水獭、豹猫等属珍稀动物,并有豹子和猴子栖息其间。 1985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永春县牛牳林自然保护区。 牛牳林自然保护区在牛牳林经营所辖区之内,其四至为:东至水文池格沿冷水坑公路至牛角按直至狮头仑脊分水线,西至后林大路石鼻,南自牛牳林主峰臼尖山脊沿下小坑沟直至谰蚯,北至浪溪溪底。在这个范围内(除插花集体林外)均属保护范围,总面积3745亩,其中自奇龙斩仑至乘风寮之间(包括第三条横路顶)划为核心区,面积760亩,绝对封蔡,其余2985亩为试验区。 1985年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保护区内从事破坏森林生态和影响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一切活动,在不影响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在试验区进行合理的经营活动。1987年牛牳林经营所有干部,职工22人。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