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0128
机构名称: 德化县医院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726.pdf
地址: 龙浔山南麓中段
起始时间: 1956年11月

机构描述

德化县医院是接管原德化县卫生院、惠德医院后而合并发展起来的。 民国26年(1937年),创办公立德化县卫生院。有医务员工3人,设备简陋。院址初设在县考棚(今县科委大楼址),后迁下市(今县招待所址)。民国36年,人员增至6人,设病床6张。1949年,德化县城解放前夕,院内的药品器械被院长李树敏窃取殆尽,人员离散。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并重建为德化县卫生所,配备医务人员7人,同年4月,改称县卫生院,医务人员增至9人,设有病床13张。 民国34年2月,莆田圣路加医院仙游协和医院在德化县城创办德化分院.院址设在后埔林。翌年,由中华基督教会德化分会代管,改称为“惠德医院”。1952年9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时仅有医师1人,助产士2人,员工3人,病床7张。1953年改名“德化医院”。1954年5月,并入县卫生院。合并后的县卫生院,医护人员和员工增至45人,设有病床30张,接生床4张,设门诊、住院两部。住院部设内、外、妇产三科。1956年11月,更名为德化县医院,1959年,迁址龙浔山南麓中段,(县体育场北侧),陆续新建院区楼房。至1987年,全院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护员工居住区三个区域,门诊部内有内、外科、中医、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口腔科、肠道科、牙科、正骨科、药房和急救室等职能科室,门诊检验治疗有注射、换药、手术、理疗、针灸、化验、放射、A、B超、超声波、心电图、脑电图、肌体疫苗培育检验等室;住院部设妇产科、小儿科、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和传染科四个病区,共有病床180张;全院人员15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6人,主管药师1人,主管护师5人,西医师17人,中医师6人,药师6人,检验师2人,护师19人,药士、检验士、技士18人,护士33人,管理和服务人员26人;全院建筑面积达8136平方米,其中门诊部1656平方米,住院部3750平方米,职工宿舍2730平方米。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树敏
相关